第三百四十六章 《李元昊之母遇害事件》 (1 / 7)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百四十六章 《李元昊之母遇害事件》 (1 / 7)
        “仕林!是不是再过个四五日,明远就要从夏州回来了?”

        集贤院中,王尧臣坐到了对面,期待地问道。

        狄进点了点头:“差不多这个时日。”

        公孙策是真的雷厉风行,领了出使夏州的差事,只写了一封书信,让书童大壮递过来,就兴冲冲地启程了,自然更不要什么摆酒践行。

        如此洒脱,让王尧臣好感大起,盼着他回归,为其接风洗尘,而按照行程,公孙策入夏已有月余,只待回了宋境,肯定一路快马,四五日就会回到京师。

        狄进则思忖着,公孙策此行使西夏,是就谍细之事,质问李氏父子,以其摆事实,讲道理的口才,自然更让对方感受到宋廷的雅量与诚意,就不知能否将李元昊带着入朝呢?

        以逻辑分析,可能性不大。

        当年真宗接受李德明的请降时,提出了三点要求:一,称臣纳贡;二,归还灵州;三,派出质子,结果李德明只遵从了第一项,不断送贡品入宋,后面两项都直接忽视。

        真宗被对方的低姿态奉承舒服了,不再威逼,只是利用吐蕃和回鹘之势,希望这些异族自相残杀,削弱党项人的势力。

        那个时候都不派质子,现在其子李元昊亲自领兵,击败回鹘,为西夏开疆拓土,当然更不可能入朝。

        不过现实不是只看逻辑,更别提李元昊这种眼高于顶之辈,假如对方真的胆大包天,来了汴梁,如果有合适的机会,要不要痛快点,干脆宰了,以绝后患?

        敢二丁抽一,却又能在关键战役次次打赢的元日天,只有这么一位,千军易得一将难求,更别提这种能威慑各部的枭雄领袖,要是提前没了,西夏依旧是边患,仗依旧要打,但战争的难度确实会下降,是备选方案之一。

        狄进不只是想想而已,待得放衙下班,回了家中,来到练武场,就见两道鬼魅般的身影闪出:“狄公子!”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新笔趣阁阅读网址:wap.xinbiqug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