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八章 火上浇油,看热闹的从来不嫌事大 (1 / 5)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五百一十八章 火上浇油,看热闹的从来不嫌事大 (1 / 5)
        “刘平居然还未从涿州撤兵,这位老将军当真坚毅!”

        连一刻都没有为赵稹的自作自受感到悲伤,河西上下的注意力,再度转移到了北方战场上。

        北伐还未结束……

        刘平军尚未撤退!

        辽国的使臣已经抵达雄州,将国书呈递朝廷,并且提出条件,要宋朝让步,首先一点必须承认此次北伐是错误,两国才有可能回归原来的和平盟约状态。

        当然,如果这一点达成了,那么接下来的盟约,就必然不再是澶渊之盟的条件了,哪怕不割让关南之地,岁币肯定也要增加。

        不过辽国的算盘并未打响,第一步就被否决。

        一来民意所向,在大名府特意将中京战役宣扬得人尽皆知,如果朝廷软了,那比城下之盟还要屈辱,祸患更是极大。

        二者是无论太后还是官家,都坚决不愿意承认北伐是错误。

        对于刘娥来说,承受此次北伐是兴不义之师,那就是她的大过,执政太后的威信将受到重创。

        对于赵祯而言,承受此次北伐是兴不义之师,固然是对太后的一次重大打击,可日后他要收复燕云十六州时,如何能师出有名,不是将未来自己的路也给堵死了么?

        所以两人都不同意接受辽国的无礼条件。

        可他们同样也不希望再打下去了。

        狄青的奔袭是奇迹,刘平的禁军才是主力,主力不回河北,心里总归不踏实。

        但刘平显然不是这么想的,他撤回了部分禁军,却依旧亲领五万禁军驻扎在涿州,不放弃一座堡寨,一面向燕州虎视眈眈,一面向雄州催促粮草,派副将郭遵回来专门押粮,并且向朝廷禀明自身的看法。

        刘平认为,此次北伐的失利,有一个关键的原因,就是误判了燕云汉人的态度。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新笔趣阁阅读网址:wap.xinbiqug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