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64章 义不理财 (1 / 7)
第164章义不理财
领取了自己的一贯铜钱,两斗米,李逸签字盖印。
令史笑呵呵的对他道:“副监有没有余钱要放贷?”
李逸刚才也发现了,发伙食尾子时,不少官吏其实不止拿了一千钱,现在一听就明白了,原来这些官吏是以私钱入官本,交给捉钱令史当公廨钱拿去放贷。
公廨钱的利息百分百,月利最少也要八分,五万钱一个月就要四千钱利息。
本衙的官吏把手头的余钱,交给捉钱令史们充官本放贷,所得利息,公廨要抽一点,放贷的令史要抽一点,然后剩下的给钱主,大家都有好处。
“私钱入官本,能行?”
“京师七十余衙,六百多个经制捉钱令史,大多如此,还有许多衙门还有额外的在不编的捉钱令史呢。”
朝廷搞公廨钱放贷,最主要原因就是不想负担这笔公廨开支,给笔本钱,每年用利息来做公廨开支、公厨伙食,甚至是月俸、杂用等的补贴。
说是不用再向百姓征收,
可实际上钱从哪来,
利息这么高,终究还是得有人买单的,这时候就看各司衙门捉钱令史的本事了,
有本事的,能够找到需要借贷者,还能保证按期还款纳息,甚至有的人还能够再搭些私钱入官本一起放出去。
为此,各衙门都不会直接派衙门里那些做文书工作的令史来捉钱,而是挑选品官之子,或是豪强富商子弟,给他们令史的正式流外吏编制,
并且只要能够圆满完成捉钱任务,就可以授官。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新笔趣阁阅读网址:wap.xinbiqug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