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李逸的锦囊妙计 (2 / 5)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83章 李逸的锦囊妙计 (2 / 5)
        “哦?”李世民意外,“此话怎讲?若他真有二心,这一去岂不是龙归大海?他在山东还有那么多旧部,若是振臂一呼,再树旗帜,只怕又能卷土重来。”

        “李密顶多算是一条小蛟,”李逸目光坚定,直视着李世民的眼睛,“真龙天子早有天定,他不配。正因他在山东有众多旧部,所以李密现在若起二心,对朝廷并非坏事。就算陛下让他去山东,但他也永远回不去。”

        “哦?”李世民的好奇心被彻底勾起,急切地说道,“快快请讲。”

        “大王可向陛下陈言,先说李密必反,陛下未必肯信。

        这时你再建议让李密在华州只带一半旧部去山东,等李密出了潼关,再请陛下敕书慰问,让他将部队交给总管王伯当、长史张宝德、司马贾闰甫统领继续前进,而让李密单骑回长安,另有重用。

        以李密多疑的性格,又心怀二心,他好不容易离开关中,绝不肯再回。这旨意一下,李密必反。

        但李密当初入关虽有两三万人,其中兵马仅有万余,在华州留下了一半,那他就只有几千人。就凭那几千人,他仓促造反,焉能成事?到时朝廷出兵讨逆平叛,名正言顺,其山东旧部又有何人能责怪朝廷?而李密一死,其山东旧部,也自然再不用担心会跟着李密复反了。”李逸侃侃而谈,条理清晰,每一个步骤都谋划得极为精细。

        向来以智谋著称的房玄龄听了,不禁直拍手掌,赞叹道:“无逸此计甚妙,李密必死无疑了。”

        杜如晦也微微点头,附和道:“李密一死,谷州就只能另派援兵,大王机会来了。”

        李世民却摇了摇头,神色间带着几分对局势的了然,“任瓌虽年老,但能力出众,就算没有李密援兵,任瓌也能守住谷州,而且,离谷州最近的是陕州总管永安王孝基。”

        李逸转头看向杜如晦,问道:“这个任瓌什么来头?”

        “任瓌出生于南陈的庐州,父亲早亡,由伯父抚养成人,娶河东大族柳氏之女为妻。得柳家支持,十九岁就出任了灵溪县令,后来得到衡州都督王勇赏识,举荐为衡州司马。隋发兵攻灭南陈后,任瓌曾建议王勇割据岭南,但王勇降隋,任瓌便弃官而去,归隐乡间几十年。大业末年,穷困潦倒的任瓌向陛下求职,做了太子建成的老师。后随陛下到河东,先任河东户曹,再迁韩城县尉。陛下起兵后,自荐招抚韩城、冯翊等地武装,事成拜左光禄大夫,再迁谷州刺史,封管国公。”杜如晦详细地讲述着任瓌的履历,光听这些履历就知道此人不简单。

        “任瓌有个弟弟任粲,在东宫做典膳丞。当初就是任瓌向陛下献策抢占永丰仓,此人虽六十多岁了,但很有谋略,也通兵法。”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新笔趣阁阅读网址:wap.xinbiqug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