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01章 武氏大瓜 (2 / 7)
“小侄在御宿川乡里原先办了个学堂,乡贤们捐资组了个学会,置办了些田地收租供学校开支,”
李逸说到正事,“御宿乡离长安虽仅四十里,但平时乡人有个头痛脑热什么的,寻医问药也很不便,我跟乡贤们商议,准备用学会的钱,在乡里建个药铺,请几个坐堂医师,前店后坊,
前面售卖药品,后面炮制加工,既有帮助乡里百姓看医便利,也是让学会多个收益,听说武公家在西市也有药肆,而且还做生药买卖,”
老武一听,“这是好事,也是小事,”
古代医药也是有几大环节的,首先就是一些比较有名的药材集散地,药材多是生药,未经炮制,各地未经炮制的生药,汇聚到这些药材集散地,
然后由专门的药商采购、加工,销售到各地的药铺。
药铺属于终端,但也有生药铺和售卖熟药的,甚至一些药铺还是前店后坊模式,前面卖药后面加工,带坐堂医生。
在长安东西两市里,就有许多药肆药铺,甚至还有专科药肆,如小儿药、产药、眼药、洗面药、口齿咽喉药等,也有治专病的药铺,如风药、疳药、疝气药铺等,甚至有卖专药的,比如丹砂药铺、乌梅药铺等。
长安人口多,市场大,分工也更明细,有卖熟练的,有负责制药的,也有负责看病开方的,而一些大的药铺,如宋阿清药肆,则是有许多医师坐堂看诊,经营的药物品种齐全,品质极佳,还有很大的制药坊,甚至还有数家子铺,由总铺制药供应各子铺。
武家以前在并州是豪强大户,武士彟还曾做木材生意巨富,武家以前也有做药铺生意,生熟药都做,
到了长安,自然也仍有经营药铺。
甚至在关中、河东、山南等几大药材集散地,也有自己专门的采购商队,以及相熟的关系网络。
李逸的药铺,有董秀才帮忙,介绍了几个医师、药师,不管本事如何,暂时够用,但药材还没渠道,
直接在长安药铺采购,肯定不是长久之计。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新笔趣阁阅读网址:wap.xinbiqug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