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 出宫去 (2 / 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九十四章 出宫去 (2 / 4)
        王家栋见皇帝有兴趣,继续说道:“王秉笔每年会给咱们寄一笔银子,让咱们读书,说考科举才能出头,族学里用这银子修了学堂,请了先生,小人也因此能识得几个字。”

        朱由检一听,心道这王承恩居然还能想着自己族人,果真是个心善的,又问,“那你怎么入宫做了太监?”

        王家栋抿了抿唇,不好意思道:“小人本来就笨,次次考学都排在最后,后来...老家发了水,学堂倒了,先生也跑了,小人家穷,爹娘就不让小人去学了。”

        唉,说到底,还是一个穷字!

        朱由检也想过,王承恩是朱由检在信王府时就服侍的老人,这么深厚的情谊,要说提拔个本族的人,在科考时打点一下,也应当不难。

        可有魏忠贤前车之鉴,王承恩到底是不敢的。

        想来,他能给钱就不错了,还指望多做些什么?

        皇帝身边的人,手要是伸得太长,恐怕也没办法在崇祯帝身边这么久,得他如此信任了。

        “宫里有内书堂,教书的也都是饱学之士,你要是想,也可以去读书。”朱由检说道。

        内书堂是在宣德元年建立,选宦官年岁在十岁上下的小太监进去读书习字,以司礼监提督太监总其事,以词林老师负责教书,经过学习考试,选出合适人选担任各监职务。

        明后期有条潜规则:非内书堂不入文书房,非文书房不入司礼监。

        “小人学过,已经...已经学成了...”这句话越说越轻,以至于最后“学成”这两个字,犹如蚊子呢喃,说在了喉咙口一样。

        朱由检看他一副心虚的模样,当即明白了是怎么回事。

        内书堂,去定然是去了,王承恩不能左右科考,可是内学堂一个小太监的考试,他总能说得上话吧。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新笔趣阁阅读网址:wap.xinbiqug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