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5章 老刘巧舌说小赵 (1 / 7)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735章 老刘巧舌说小赵 (1 / 7)
        第735章老刘巧舌说小赵

        却说金陵清凉山,位于城西北处,高约三十余丈,广近十里,古名石头山,战国时楚威王于此置金陵邑,山存有城,又名石城山。

        诸葛亮诩金陵形势“龙蟠虎踞”,所谓钟山龙蟠,石城虎踞,虎踞即指此山。

        南唐时山上建有避暑行宫,依山起伏,高低错落,两代国主李璟、李煜,常于此避暑纳凉,又将山中兴教寺改名为“石头清凉大道场”,文益禅师主持其间,创建禅宗五家之一的法眼宗。

        及至宋朝,正式改名为“清凉山”。

        后人经此,有《南乡子》一首,备述其妙:

        碧树掩红墙,聆水听风古刹藏。

        六相四机传法眼,清凉,梵唱铜钟彻渺茫。

        青烟绕平冈,一缕佛香入墨香。

        阁上江天今又远,沧桑,阅尽浮云银杏黄。

        赵官家把儿子赵桓弄回,毕竟是名义上皇帝,近又不得,远又不得,遂置于清凉山行宫安置,以期缓缓图之。

        鲁智深等人闹得城中大乱,清凉山行宫也自紧张起来,门前门后灯火通明,守宫禁军尽数唤醒,披甲执杖,守得蝇飞不入。

        然而蝇或许飞不入,“鼓上蚤”又有谁能拦他?

        身为一代名贼,时迁本事,难道全在轻功?其实对于建筑构造之了解,也不逊于任何工匠。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新笔趣阁阅读网址:wap.xinbiqug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