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3章 世家与豪强 (2 / 5)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83章 世家与豪强 (2 / 5)
        而由于无法进入官场,无需在意名望,只能专注于在地方扩张,这些人的行事往往就更加的奢侈无度,且目无法纪。

        这便是时代的特性。

        而比起并州那個胡汉拉锯的角斗场,只在太原盆地中发挥影响的世家豪强们,在冀州和幽州的世家豪强影响可谓是已经深入到了整个社会的方方面面。

        每一个地区,每个州县,都由数个说得上号的世家或豪强们分别控制,成为了地方经济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他们聚族而居,修建庄园坞堡。

        这些大家族的子弟们,以庄园为中心生活,以族长为领袖,让渡自己个人的权利和自由,换来集约化种植和分工明确的手工业生产。

        同时他们以家族为单位,互利互助,进行统一蒙学并且资助子弟的教育。

        甚至于,由于集中力量,他们在官府财政崩溃,无力进行基础建设的时候,还主动接过了地方基建的工作,如修桥,铺路,建设水利设施等。

        可以说在这天灾不断,兵祸连绵的东汉末年,世家大族的庄园经济对普通百姓的小农经济可谓是降维打击,将其碾的渣都不剩。

        普通百姓那以个体家庭为单位,分散经营,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在太平年景固然是不受人拘束,过着田园牧歌般的理想生活。

        然而,其生产力低下,抗风险能力弱等缺点在天灾人祸时导致大量自耕农破产。

        这些人沦为流民,为了生存,只剩下两种选择,或高举义旗或依附豪强世家。

        几番下来,时至今日那便是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

        见到了这一切后,苏曜对于以前课堂上那句干巴巴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才逐渐有了一层深刻的感悟。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新笔趣阁阅读网址:wap.xinbiqug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