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乱故事其二:丝绢案后续 (2 / 6)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民乱故事其二:丝绢案后续 (2 / 6)
        第一,会典以及户部公文,从来没提过让歙县单独交,没说那就应该均摊。

        第二,“人丁丝绢”被人篡改成了“夏税生丝”,以致五县之税落到了歙县头上。

        联名了好些大员,也就是书中那一堆。

        五县一方同样翻阅典籍文册,还核对了本县的黄册留本。

        数据就是书中的那一套,就不贴了。

        反正得出几个结论,包括这笔丝绢本就是歙县的欠账,跟其他五县没关系。

        也包括浙江的例子,虽然会典没说,但专收一县特产很正常,还把歙县抛荒的桑田都找了出来。

        这些都附在《五邑查明丝绢缘由呈词》之后,数据非常翔实,可以说占尽了上风。

        但是这个时候歙县开始耍赖了。

        歙县一个叫许一纯学生说,说黄册都两百年了,有本地衙门篡改的可能性,真要比可信度啊,还得看咱们大明会典。

        这下双方越吵越激烈。

        无奈之下,就组了一个百人代表团,去南京户部翻阅黄册原本。

        当然,县里面能存好的资料,南京户部就不一定了,黄册理所当然地遗失了。

        这下就没了办法,双方回到原点,又开始各执一词。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新笔趣阁阅读网址:wap.xinbiqug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