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有条不紊,心服首肯 (3 / 19)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52章 有条不紊,心服首肯 (3 / 19)
        所以早早做好了开源的打算。

        要开财源,怎么开?

        无论是税法,还是度田,开海,这些真正开源的事,又都需要银钱打底,以及长时间的前期准备。

        所以,第一笔启动资金,朱翊钧便盯上了盐政!

        都转运盐使司有六,曰两淮,曰两浙,曰长芦,曰山东,曰福建,曰河东。

        无论从哪口井开出来,都是这六司进行收缴、漕运。

        而天下盐政,大半都要落到两淮上来。

        所谓,长芦山东、价廉课充,惟淮盐居天下之半。

        但盐政来钱快,却并不意味着税收多。

        洪武年间,两淮盐场三十处,每岁有三十五万引,换算下来就是一亿四千斤。

        结果到了如今,只换了度量单位,从一引四百斤,改成了一引二百斤。

        听起来有了七十万引,实际上还是一亿四千斤。

        非常地稳定。

        当然,与之对应的,就是不知来历的私盐与日俱增,似乎真是倭寇晾晒的海盐一般。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新笔趣阁阅读网址:wap.xinbiqug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