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7章 一片降幡出石头 (1 / 9)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607章 一片降幡出石头 (1 / 9)
        铜陵县县衙被临时安置成太上皇的行宫,很快又成了南征军的大本营。

        县衙内外,车马川流不息,灯火彻夜通明。

        一群群身穿淄色军服,背插各式令旗的传令兵,如同一只只忙碌的工蜂,在铜陵大街上震动着小翅膀,将一封封情报辽东、山东、江西各地传递回大本营。

        堆积成山的塘报、奏疏、贺表(六月为慈圣太后寿辰),在经过东方祝和佛朗西斯科、裴大虎三人整理汇总后,呈递太上皇御览。

        行宫大营亮若白昼,四面墙壁上插满了明亮的鲸油灯。

        御案上公文奏疏堆砌起来足有三尺高,身材魁梧的刘招孙像是来自地底下的土地神,完全被淹没在这片浩若烟海的纸堆中。

        偶尔抬头抓住案几上的茶杯,一饮而尽。

        饶是太上皇半人半神,也扛不住这样高强度的批阅奏章工作。

        帝国疆域辽阔,所以国事繁重,单单是各地呈报上来的水旱蝗灾的奏疏,每天汇总都有几百件,更要命的是,每一件都需朝廷尽快作出批示。

        倘若晚几天赈济这些受灾府县,保不齐,灾民中就会多出一位李献忠张自成式的人物。

        从这一点上讲,刘招孙很佩服万历皇帝,几十年不上朝大明还没完蛋,也是不易。

        相对文官们发回来的堆积如山的奏疏,各兵团武将的奏报,可谓寥寥无几。

        太上皇赋予前线主官相当大的自主决定权,在实际战争中,各兵团主官可以根据战场需要,选择便宜行事。

        尤其当遇到重大战机时,主官甚至可以先行决断是否开战何时开战,然后再把决定上报朝廷,享有先斩后奏之权。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新笔趣阁阅读网址:wap.xinbiqug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