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一章 府州折氏 (2 / 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六十一章 府州折氏 (2 / 3)
        “子玉,本相为你引见,这位便是宣徽南院使郭逵郭太尉。”韩绛指着那位看不出深浅的老将,笑着说道。

        郭逵和王舜臣、种谔一样,都是北宋时期名传千古的名将,而且不同于王舜臣才刚起步,郭逵已经是当世名将,军中资格和威望极高,张斌自不敢怠慢,连忙拱手道:“下官张斌拜见郭太尉。”

        郭逵笑眯眯的将张斌扶起来,道:“监军客气了,听说种谔因为监军的谋划,才有了大顺城大捷,从而才得以升官,成为一路鄜延路经略安抚副使,希望老夫这次也能够呈监军吉言,再转一官。”

        “太尉谬赞了,大顺城大捷是韩相公和种太尉之功,下官只不过出了微薄之力而已。”嘴里面谦虚着,张斌却想起了一个在大宋军中和官场上广为人知的传言——大宋两大名将种谔和郭逵不和,仇怨不小,以刚才郭逵故意贬损种谔之能和功劳来看,貌似的确如此。

        但张斌感觉郭逵刚才那话有些刻意了,众目睽睽之下好像是故意要让人知道他与种谔有过节不和似的。

        之前张斌便有怀疑,这二位很少在一起共事,怎么就有仇怨了,现在更加确定,这两位老将果然是在作秀,是做给天子、两府相公和朝廷那些文官看的。

        没办法,宋朝之前五代十国乱世期间,大半国家的皇帝都是掌控兵权的武将谋反篡位的结果,甚至连宋太祖赵匡胤也是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夺了后周柴氏的江山。

        所以,宋朝一代历代天子和文官对武将掌兵之事极为警惕,如种谔和郭逵这样在军中威望非常高的名将若是两人关系很好,恐怕会惹来灭顶之灾。

        接下来郭逵给张斌一一介绍了麾下诸将,介绍到其中一人时,张斌不由的多打量了几眼。

        因为这人姓折,正是大宋两大将门世家折氏之主,府州三万马步禁军主将,府州知州折克柔。

        在后世真正了解历史,不被演义所影响的人都知道,大宋真正最值得可歌可泣的将门并非是杨家将,而是府州折氏。

        因为,世代镇边,名将辈出的折氏是名副其实的“北宋第一将门”,功勋远超杨家。

        俗话说,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中国古代的战争史,说穿了,并不是一部国家战争史,而是一部家国战争史,因为封建王朝家与国是紧紧绑在一起的。

        春秋战国,天下诸侯混战,那些所谓的诸侯小国,小不过县,人口更是了了,但他们大都以国为姓,是家国一体的战斗集体。

        即使到了宋朝,由于战乱多发,很多战斗集团,也都是以姓氏亲属或朋党故旧组成的,其中父子兄弟前赴后继,一同征战沙场的将门世家不在少数。

        演义中百岁还挂帅出征的杨家寡妇佘太君,被一些将演义和电影电视剧当成历史的人没少敬仰。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新笔趣阁阅读网址:wap.xinbiqug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