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连环第一计之借刀杀人 (2 / 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35章连环第一计之借刀杀人 (2 / 3)
        他机会尽尽地主之谊,让大家好好批判一下资本主义腐朽堕落的夜生活。

        这样的许诺当然赢得了满堂喝彩,喊的最凶的毫无疑问是我们的李木子大小姐,谭振华看着眼前这一幕不由得心中暗叹:郑项青这辈子算是毁了,“妻管严”的毛病一准要得上没跑。

        筹备和布置展会其实是一件劳心费力的苦差事,对大多数的参展人员来说,唯一的安慰恐怕就是能得到除死工资之外,那一点点的出差津贴。这每天2、3块钱,半斤全国粮票的补助对于当前的绝大多数国人来说,还是一笔不菲的收入,所以,这样的名额在各参展单位内部都是炙手可热的竞争目标。

        朱利闻就非常珍惜这次来之不易的机会,所以,他每天都会早早来到展厅,尽心尽力的工作,希望能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领导的认可,这样下半年的时候,领导也许还能再考虑用上自己。

        流花展馆的内部布展的开门时间是早上8点,朱利闻随着各参展团的工作人员组成的人流进入展馆,并很快走到了自家的摊位前。

        皖徽省的经济在全国排不到前列,但是由于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所以留下了不少好东西。

        祁门红茶、六安瓜片、太平猴魁以及黄山毛峰是享誉世界的皖徽四大名茶,而宣笔、徽墨、宣纸、歙砚更是华夏传统文化中“文房四宝”的上上之选。

        这些东西在渐渐扩散到整个蓝星的华夏文化圈中享有盛誉,每年的出口量都相当可观,是皖徽省除矿产出口以外的主要创汇产品,而由于矿产出口的外汇收入基本上需要全部上缴国库,土特产的出口本省和各级单位能有部分提留,所以,省里的工作重心向来是偏向这些土特产的。

        但是,这些都不是朱利闻能出现在这里的原因。

        朱利闻只是个刚毕业的大学生,是77年恢复高考的第一届毕业生。

        虽说他毕业于名校华夏科技大学的机电专业,但是分配进了皖南电机厂之后才发现,自己的这点货色也只能算勉强够看。

        这是一家创建于1958年的老厂,虽说厂子的规模不算太大,只有千把号人,但是拥有的技术力量也不算少了。

        厂设计部有60多人,而毕业于50年代末60年代初华夏自己培养的第一代大学生和中专生加在一起就有40多人,在国内的这个行业中,算不上最顶尖至少也是中游往上,听说厂里正在争取成为机械部的定点生产企业,而且有小道消息说成功的可能性相当的大。

        按说一个电机生产企业是不会来凑广交会的热闹的,毕竟电机这东西还是有一定技术含量的,在华夏国内觉得不错的产品到了国际市场和西方发达国家以及倭国等的产品一比较,顿时就显出矮矬穷来,无论质量还是性能都没法相比,甚至就连成本都比不上…

        电机这种纯工业制成品,没有相当大的生产和销售规模做支撑,成本是很难下来的,而本厂的销量和那些国际大厂比起来,连人家零头都填不满…。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新笔趣阁阅读网址:wap.xinbiqug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