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6章掀桌子 (2 / 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86章掀桌子 (2 / 4)
        “红箭-73”是目视跟踪、三点导引、手动控制、导线传输指令的华夏第一代反坦克导弹武器系统,可攻击500米至3000米距离内的坦克、装甲目标或暗堡。

        毫无疑问,华夏装备这款导弹最重要的假想目标,就是当时云集在漫长的华苏边境线上,那以“万辆”为计数单位虎视眈眈的苏俄坦克群。

        事实上,正是由于这款反坦克导弹的装备,才终于让当时戎卫华苏边疆的广大将士们狠狠松了一口气。

        为什么呢?

        因为啊,装备了这玩意以后,他们手里才终于有了靠谱的,能给苏俄“T-62”坦克开瓢的家伙了。

        苏俄的“T-62”坦克,是苏俄50年代末期继T-54/T-55主战坦克后研发的新一代主战坦克,使用轧钢和均质装甲板双重防弹装甲,战斗全重达到了38吨,主要武器是一门115毫米滑膛炮、再加上两挺7.62和12.7毫米机枪,依当时的标准看,绝逼是皮糙肉厚、火力凶猛的典范,充满了老毛子喜欢的那种暴力美学。

        当然,按照老毛子穷兵黩武的尿性,这货他们一口气生产了超过2万辆,除了自用以外,也大量装备了主要华约国家。

        而让华夏第一次见识到“T-62”的难缠,则要追溯到1969年发生在华苏两国边境线上的那个小小的岛屿争夺战。

        珍宝岛之战。

        自从1960年华苏关系彻底破裂以来,苏俄就在双方交界的漫长边境线上陈兵百万,在给予华夏极大

        军事压力的同时还不断制造摩擦。据华夏方面的史料记载,截止1969年3月15日,由苏俄单方面挑衅而引起的边境摩擦事件,已经超过了4000余起,并终于在那天达到了一个高潮顶峰。

        就在那天,双方终于按捺不住,掀了桌子,大打出手。

        1969年3月15日,苏俄以一辆“T-62”坦克打头,侵入了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华夏一侧的珍宝岛,华夏当即进行了反击,并将这辆坦克击毁缴获,同时取得了“珍宝岛战役”的胜利,捍卫了华夏的主权和领土完整。

        然而,击毁这辆坦克的过程却极为艰辛。

        当时华夏战士们手上,能应对坦克的主要武器就是反坦克火箭筒,而这款火箭筒却是苏俄老掉牙的型号“RPG-2”的华夏仿制版本——“56式40火箭筒”,也就是部队里经常说的“老40火”。这玩意攻击距离近,威力还太小,打在“T-62”的身上,也就跟给它挠个痒痒差不多少。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新笔趣阁阅读网址:wap.xinbiqug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