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 点亮希望的星星 (1 / 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30 点亮希望的星星 (1 / 3)
        这个学校只有一个员工,就是眼前这位刘姑娘,初中毕业刚好赶上这所学校建成就来应聘,身兼校长、各科教师,学校里的杂活都是由学生家长和附近的村民们轮流义务担任的,这么大个校长一个月的工资只有500块钱。

        “你好刘校长。”李思危伸过去握手。

        “叫我刘老师就好啦。”一口不太流利的普通话。

        老杨介绍说像小刘老师这样的无编制教师在山区是一个庞大的群体,靠县、乡、村财政多方筹措来艰难维持他们的工资,好在这些年政府加强了这方面的解决力度,让他们看到了希望,但由于数量过大,想在短时间内全部解决是几乎不可能的事情。

        在学校和孩子们呆了一会儿,拍完景后,李思危给学校留下了三千块钱,摄制组人员也凑了一千多。

        回到县里已经天黑,吃完饭后老杨嘱咐早点休息,明早出发去本县最贫困的一个村,灞沟乡东井村。

        东井村在灞沟乡的最深处,途中要翻越好几道悬崖,最高的一处有近二十米,是县政府用钢管焊接成、嵌入石中直上直下的爬梯,乡里的小伙子们上去后,把绳子放下来捆在摄制组人员的身上才让他们往上爬,以确保他们的安全。

        爬到悬崖后就看见了不远处的东井村,只有十多户人家,在悬崖的的左下方有一所小学,规模和李思危捐建的那所差不多,老杨告诉李思危,东井村的孩子们就是每天从这道悬崖的梯子上爬上爬下去那所学校上学的。

        没有恐高症的自己刚才爬梯子时腿还哆嗦,虽然在电视上见过这样的镜头,可不身临其境永远不会有最切实的感受。

        “杨叔,你看这东井村是不是需要建个学校呢?”李思危问,如果需要,他准备再捐建一所了。

        现在的东井村只有两个适龄孩子上小学,关于学校的布局县里面是有规划的,昨天去那个学校就是拟建计划中的最后一所了,县里下一步的主要工作就是改善道路状况,将一些人数少的村民居住点进行迁移合并。

        “不用急,有你施展的地方,明年起你的捐助主要用于现在小学危房的修缮工作,这个量是非常大的。”老杨又拍了拍李思危的肩头。

        摄制组的人们一进村就忙了起来,万琳琳也跟着上蹿下跳的连人影也看不到,老杨对李思危说:“来吧,我带你去一户人家,将来肯定是你的捐助对象。”

        临到这家人的栅栏前才看见万琳琳在旁边一家人的院里,杨叔把她喊了过来,一起进了这家人的院子。

        这家男人叫苗三伢子,家里一儿一女,老伴身体不好,苗三伢子硬是靠一己之力下坡种地,上山采药,加上政府的一些补贴省吃俭用维持了一家的生活,并把女儿送进了县里的中学。

        儿子现在只有四岁,将来也会在山下那所小学上学。

        女儿非常优秀,去年中考时是全县的第一名,现在在读高中二年级,仍是学校的尖子生,而且她立志要考上京都工商大学,和她将来的捐助者成为校友。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新笔趣阁阅读网址:wap.xinbiqug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