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6章 汉家礼仪 (1 / 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646章 汉家礼仪 (1 / 3)
        武二年正旦,走了一个半月的御驾才到达北京。

        从人沙漠瀚海的蒙古,回到了车水马龙的京都,这支历经九死一生的军队,真有恍如隔世的感慨。

        北京的冬依旧是那么寒冷,北风扑面,凛冽的寒意,让大街巷的人们换上了厚厚的棉衣。

        武军占领北京城已有八个月的时间,李定国不愧是干过知县的人,经过他的治理,城里的生活秩序已经恢复如初。

        只是当初顺兵折腾的太厉害,加上要继续防御鼠疫,以防疫情反扑,北京城并没有恢复到以前那般热闹繁华,除了皇城外的棋盘街、内城中心的前门大街,其他街道多少有些冷清。

        朱慈烺是北京城紫禁城休息了几日,处理了一些内阁送来的奏本,又去了趟寿山主峰南麓的长陵,祭拜明成祖朱棣,宣告明军出师蒙古大捷。

        长陵是十三陵之首,是明成祖朱棣和徐皇后的合葬墓。

        寿山是大明的皇陵所在地,除了朱元璋、朱允炆(失踪)、朱祁钰(夺门之变被废帝号,皇陵被捣毁,以王的身份葬在北京西郊玉泉山),其他升的大明皇帝都葬在这。

        老朱一辈子也没想到,子孙后代把自己这个老祖宗丢在南京,全住到北面了,这群不孝子孙!

        近日,朱慈烺收到奏本中,就有礼部官员请示,要把皇陵修在哪里,南京还是北京?

        根据礼法规矩,新皇登基第二年,礼部就要筹备修建皇陵事宜。

        自古至今,人们风水堪舆甚是看重,皇家就更不必了,早早的修陵,主要是为了江山永固。

        风水之中的定数为龙穴,上有仙气,下有兵马,前招阳,后至阴,四方猛兽来潮,堂中土壤有甜水,即是安息圣地。

        皇家选择一处风水宝地建造陵寝,不但皇帝死后能够安息,还能保佑子孙后代江山永固,千秋万代。

        还有一方面,皇帝担心自己忽然暴毙,早早挂掉没地方埋......

        越是自信的皇帝,遭遇越惨,比如建文帝朱允炆,觉得自己年轻,把修陵的事放在一边,一心削藩,结果很尴尬,玩了个凭空消失。

        最后还是他敬爱的四叔,给他立了个衣冠冢。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新笔趣阁阅读网址:wap.xinbiqug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