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168章 明廷大变(大章) (2 / 8)
??三十年的发展,一些大明官员个人的政治格局僵化,直接影响到政治决策,进而对国家产生了负面作用。
??有鉴于此,朱慈烺才不惜得罪所有在职官员,下大魄力彻底废除官员职务终身制,保证官员包括内阁在内的更迭轮替制度化、有序化,让大明再次焕发活力!
??大朝会结束后,众臣表情各异,年老者愁眉苦脸,年轻者满面春风。
??按朝廷礼仪,朝拜天子后,群臣需要到东宫朝拜太子。
??但从杨士聪掌枢内阁担任首辅那一年起,由于太子朱和陛被外放到南亚,群臣无须到东宫去朝拜,每年大年初一的清晨,太子党在京的一批核心大臣便都会到杨府给杨士聪拜年。
??八年烟云过目,每年来此的太子当官员人员都有变换,早年得到荣宠者,基本都跟着太子去了南亚。
??剩下运气好的跟着杨士聪,也能在各部混个侍郎等重要职位。
??最差的那些,因杨党与冒襄、于成龙等党争中作战不力,眷宠已衰被杨士聪排挤出了核心,连来杨府拜年的资格都没有。
??大明的朝堂,官员之间的斗争从未停止过,自杨士聪担任内阁首辅,为了干掉于成龙、争夺礼部尚书一职,更是热闹频频。
??原吏部尚书于成龙是一个十分清廉的人,而且不畏权贵。
??给前内阁首辅杨廷麟干跑腿的时候,于成龙就曾提议削减冗官,压制宦官干预地方的权力,可谓是刚正不阿。
??综合说来,于成龙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好人,他当官不贪财,干实事,心系黎民百姓,国家社稷,他的才干不亚于杨士聪,个人道德操守也高于杨士聪,起码他不贪。
??吏部在他的管理下,官场之风大改,一片蒸蒸日上。
??可这对于官员们而言,算是要了老命了,大领导不下水也就罢了,偏偏反贪力度又格外凶猛,上班还不能开小差、看报纸。
??于是一时之间,朝廷上下叫苦声不绝于耳,很多人开始记恨于成龙,这让杨士聪抓住了机会!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新笔趣阁阅读网址:wap.xinbiqug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