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8章 废除太监制度? (2 / 11)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908章 废除太监制度? (2 / 11)
        特别是当了皇帝后,这种习惯性的影响,逐渐转变对权力的控制欲。

        皇城的二十四衙门,掌管情报的东厂和锦衣卫,以及南京、苏州、杭州织造局,各省市舶司,乃至全国各地的重要地方,各地国家仓库,都有着太监的身影。

        刚刚徐皇后提议裁剪太监之时,朱慈烺的第一想法就是把这些不愿归降的太监派往各地,或监管、或管理皇庄。

        因为相比文武大臣,太监更值得信赖,他们可以充当自己的左膀右臂,监视、牵制大臣。

        重要的是,太监不会对皇权造成威胁,可以收放自如,想怎么搞就怎么搞。

        大明的太监制度已经发展到了顶峰,形成了一套非常完善的等级、责任管理制度。

        终明一朝,无论是多有权势的太监,哪怕是号称九千岁的魏忠贤,在皇权面前,也是不堪一击的。

        只要皇帝主子一句话,太监不管手中握有多大权柄,都会烟飞灰散,不像唐朝僖宗李儇还得管有权的太监叫爸爸(阿父)。

        大明自崇祯朝,太监的权力遭到大大的削弱,基本无法干涉政务。

        朱慈烺登基后,对待太监的态度也是非常的谨慎,哪怕是自己累点,也坚持亲自过目所有内阁呈上来的奏本,再让司礼监协助批红。

        古往今来,每一个专权太监的背后,都有一个软弱、懒惰、没有主见的皇帝。

        并不是太监专权,而是皇帝放权,不管是什么人在那个位置上,都有专权的机会,哪怕是头猪。

        看着有些局促的皇后,朱慈烺收回目光,把筷子搁在瓷筷架上,向后靠在椅子里,顺手接过身边太监递过来的锦帕擦了擦嘴。

        他没有再看徐皇后,而是望着面前一排垂首待立的太监们,淡淡道:“朕知道了,这件事以后再说吧。”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新笔趣阁阅读网址:wap.xinbiqug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