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三章 年轻人不讲武德 (2 / 7)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六百三十三章 年轻人不讲武德 (2 / 7)
        “诶,为平西王办事,乃是为了尽快光复咱们汉人的江山,推翻那满清残暴统治,又何谈赏赐不赏赐的。”龙儿教训道。

        只不过嘴巴上面这么说,龙儿又何尝不对自己在吴三桂麾下越来越重要的权柄,感觉到隐隐的自傲。

        在其位,谋其政,很多时候,到了一个地步,别人都在捧着你的时候,你很难不飘。所以龙儿难免会看吴三桂麾下的谋臣、猛将,如同看废物一般。

        她这次外出,是替吴三桂解决掀起一场小风波的云南土司。

        土司这种东西,说起来是很有意思的,所谓土司政策制度,便是在民族偏远地区,给少数民族头领敕封朝廷任命的官职,让他们世袭罔替。这样的制度,有效维护了地方的安定,以及节约了朝廷管理地方的成本。

        土司制度的建立有着它不可不为的现实压力,一是贵州等偏远地区,大族世居其地。所谓地头蛇可压强龙,即使盛世如唐朝时期,对贵州等地都是实行安抚的政策,将爵位赐予当地土司。朱元璋建立明朝时,国家因多年战乱而国力削弱,更加不可能将土司地方的权力收归中央。二是贵州等地地势险恶,非本地人不能行。中央即使有心大军压境,强收政权,面对高山大河的阻挡,也是无力。说不准最后会折了兵又赔了财。

        这样的制度虽然有利于地方的安定,但同时也埋下了一定的祸端。明朝时期的播州之役,便是这样一个祸端的典型代表。播州土司杨应龙,处心积虑多年,联合周围少数民族,共同反叛明朝统治,成为当时明朝内部最大的一次内乱。杨应龙的叛乱说明了土司在当地的绝对力量之大,以及土司对当地的掌控远胜于朝廷。在少数民族地区,正应了那一句天阔皇帝远,土司便成为了当地的土皇帝,拥有一切财政、行政、军事大权。可以说,在设置土司制度的少数民族地方,土司与皇帝是共享的。名誉上,这些少数民族地方似乎是属于整个国家,属于中央服从管理,但实际上是属于土司个人或者其家族。

        龙儿和她随行的神龙教弟子回到了神龙谷,靠着刷脸,一路畅通无阻,来到了教主的高座之上。

        只不过龙儿隐隐间有些心神不宁,不知道为什么。

        在回到神龙谷的这路上,她看到的神龙教弟子,大多数都是她比较陌生的,而与她最亲近的几个神龙教管事,她都没有看见她们的踪影。

        不待龙儿深入思考,便有神龙教弟子来报,吴三桂遣世子吴应熊特来犒赏龙儿。

        至今仍旧属于吴三桂麾下一员的龙儿,自然不敢怠慢了吴应熊这个云南未来的主人,赶忙有情他进来。

        吴应熊带着冯锡范进入神龙谷。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新笔趣阁阅读网址:wap.xinbiqug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