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 忆故人 (1 / 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九十四章 忆故人 (1 / 4)
        四月初,天子北巡。

        大部分臣民对皇帝在一月里那场突如其来的“重病”毫不知情,而知情者则极力劝阻,希望陈翊琮能够在平京再多养上一两个月。

        毕竟舟车劳顿,万一路上出了什么意外,那着实是大周不可承受的变故。

        然而陈翊琮对此毫不在意,四月到六月的北巡是去年秋天就定好的计划,不亲自去看一眼北境四州今年备战的情况,他不放心。

        这三年间,火器营里,光是火铳的迭代前后就改了十几次,这一次一起运上前线的还有一批可以架在战马上的小型火炮、几百辆改良的架火战车和数以千计的迅雷火铳。

        这还不够。

        之前常胜和申集川就在抚州和靖州同设了火器营,然而造出来的枪炮质量始终比不上平京的出产。

        于是这一次,陈翊琮亲自带着当初编撰神器谱的鸿胪寺主簿赵洁上路,而一道同往的还有火器营里的十几位老师傅。

        此次北巡,皇帝几乎是将大周的小半个兵工厂一并带去了北境的后方。

        皇帝的车队出平京的时候,许多人都好奇地跑来围观——在四年前他们之中,曾有人有幸见过带着守陵人回京靖难的世子.

        然而今日,他们再没有能近距离观见天颜的眼福。

        主干道上,道路被肃清得非常干净,陈翊琮不愿坐车,而是骑着马走在队伍的前侧。围观的人群多在一个街区之外垫脚驻足,其中有不少人是这几年才来平京的新住民。

        升明帝不喜金甲,身上穿着的也是与守陵人相似的玄铁重装,可日光打在上面,依旧激起耀眼的金属光芒。

        马背上,陈翊琮右手握着缰绳,腰间佩剑。他身型挺拔,两肩宽厚,其后旌旗翻卷,人们看不见皇帝的全脸,却能隐约望见他下沉的嘴角。

        仅就这样远远的一瞥,便让众人像潮水一样俯身而跪。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新笔趣阁阅读网址:wap.xinbiqug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