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八十二章 要想学得会 (2 / 6)
基于这种逻辑,刘协之前一直更倚重董常
直到玉玺送归事件,令刘协对白图大为改观,进而……又开始倒向刘艾,对董承冷遇起来。
对此刘艾也十分无奈——刘协的表现,哪怕在太平年景里,显得也并不合格。
这也不能都怪刘协,和东汉的大部分皇帝一样,刘协缺少作为皇帝应有的成长经历与相应教育。
不仅是董卓造成的,在八岁之前……刘协刚刚出生的时候,他的亲生母亲,就被当时的皇后、也就是后来的“何太后”毒死,灵帝气得想要废后,在诸多宦官的劝下才罢休。
而刘协正是因此,才由董太后抚养,如果换成其他人,他恐怕也长不大。
直到灵帝驾崩之前,对于太子之位都一直是在犹豫的,以太后、骠骑将军董重为首的董氏,一直支持年幼的刘协。
不过最后还是何氏技高一重,灵帝死后何进逼死了董重,太后也忧怖而死,甚至在演义中,明言董太后也是被何进鸩杀。
刘辩继位之后,却好景不长,在之后的几个月里,何进为十常侍所杀,董卓入京……
最初董卓行废立之事的时候,也是多亏了何氏之前的所作所为,故而并不是没有支持声。
后世文人对于何太后的评价,也都是唾骂为多,甚至将汉室衰微归结于此,校正毛版《三国演义》的毛宗岗就将此归结为是报应,与吕后并联—吕后惨杀戚姬,而惠帝无子;何后酖死王美人,而少帝不终……
对于董卓废刘辩、鸩杀何太后母子,刘协当时应该也心中暗爽。
八岁前的成长经历,令刘协并不相信什么宗亲,八岁后的成长经历,令刘协并不相信外臣。
太后董氏支持刘协,固然是为了自家的地位,但是在刘协心里,董太后之侄的身份,大大给董承加了分。
不过一个只懂分出“亲疏”,却不能辨别“优劣”的糊涂皇帝,倒是有助于华歆在许都行事。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新笔趣阁阅读网址:wap.xinbiqug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