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33.元宵夜(一) (1 / 3) 
        不出宁祯扬所料,乾元帝果然圣心大悦,当场在内廷降了旨意封赏苏观河,加赏俸禄。77nt.因顾长清和苏问弦两人尚未入仕,乾元帝无可封赏,就赐了些孤本书画,也是大大的荣耀。
        消息一传出来,成山伯府立时成了炙手可热的香饽饽。
        朝野上下无不议论,苏观河父子二人同朝做官的景象即将到来,毕竟,在圣上面前过了一回的人,科举场上又如何能不旗开得胜呢?
        还有那顾长清,顾家五代皆出肱骨之臣,顾长清他又才名甲天下,来年春闱必得高中。
        苏问弦和苏观河回了伯府,先是赐了下人,午时又小小地在养荣堂开了家宴。
        苏母因着前些日子苏问弦为她做功德广赠书籍已然大悦,今日又有此封赏,更是喜气洋洋,把那冬至当日落下的病也好了七七八八,饭后,拉着苏问弦嘘寒问暖小半个时辰。
        苏问弦恭恭敬敬地聆长辈教诲,更让苏母对这个长久以来忽视的孙子多加好感。
        等到口干舌燥后,苏母喝茶润了嗓子,对其他的孙子孙女教诲道:“你们也要效仿诚瑾,不说这份才华胸襟,就着孝心那都是了不得的。”
        苏妙真坐在苏母身旁的小几凳子上,怀抱暖炉,笑嘻嘻地看向苏母,闻言故意皱眉,凑趣道:“祖母偏心,我也很孝顺的,您也不夸我。”
        苏母瞅着自己孙女俏生生的小脸在那貂毛领子的拥簇下,越发显得白嫩娇艳欲滴,也乐:“好好好,我们真姐儿也很孝顺,是祖母说错话了。”
        这些时日苏母风寒卧病,苏妙真先和诸位姐妹一齐送刺绣荷包和手抄佛经,后便干脆硬赖在养荣堂住下,终日衣不解带地为苏母端茶倒水,服侍她用药进膳。
        苏母连儿媳都不让侍疾的,王氏三妯娌只得早出晚归过来探视,比住下更麻烦。苏母也没有让孙女辈侍疾的想法:苏妙娣来年就得出阁,诸事繁忙;苏妙茹是庶子所生她并不待见,苏妙倩又过于胆小了些,在苏母面前拘谨得很。
        而苏妙真,苏母本舍不得这嫡孙女吃苦。77nt.可苏妙真这一月来伺候得比丫鬟婆子还细心,端药倒水,无所不作。
        见她眼下熬得青紫一片,苏母心疼道:“真儿,今日你就搬回去住吧,我已大好,你再这么熬下去,可不要坏了身子,白日里过来陪祖母说说话就得了。”
        王氏心疼女儿,替苏妙真应下。苏妙真端详苏母气色,的确已大好,也不推辞,甜甜“哎”了。
        其实她这月尽心服侍苏母,一方面是因为这是疼她的祖母,另一方面也是为了王氏,苏母虽恼了周姨娘,但她总仍疑心苏妙真收拾周姨娘是王氏授意,时不时提点王氏,让她多安排金姨娘白姨娘伺候苏观河,看能不能再开枝散叶。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新笔趣阁阅读网址:wap.xinbiqug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