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第十二回 (2 / 5)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12.第十二回 (2 / 5)
        一家四口乐呵呵地回房,韩锐先笑道,“东宫也是,年纪轻轻,心眼不少。”这话说的,也是确定要给太子个教训了。

        之所以夫妇俩这么有底气,那是因为两口子自打圣上坐上龙椅那会儿,就没恃“功”而骄过。到了圣上要大肆封赏功臣的时候,也最先要给妹妹妹夫加封。

        话说,大晋地广人稀,如今也是难得的太平年景,君臣相得,政治清明,但人口连地球上古代天朝盛时都差得远,当然是因为大晋地方虽大,但真正肥沃且适于耕种的土地比例不算大:尤其是这个时候,“高产四杰”土豆、红薯、玉米和水稻,前三种还没有传入大晋呢。

        大晋总共有两大粮仓:一个是东北,也有几乎能攥出油来的黑土地,就是稍微冷了点。另一个就是京城所在的广大平原,纵横交错的水系让这块土地堪称鱼米之乡。

        这两大粮仓自打大晋立国,就从没封赏给别人过,这个别人包括皇帝的儿子。

        但是韩锐与宗铎功劳极大,圣上便想给妹妹在京城所在的大平原边儿上再挑一块富饶的封地――韩锐原本的地盘不穷,但也说不上富。

        圣上刚露出几分口风,就让群臣们,尤其是重臣们以“祖训”堵了回来。

        太祖爷立规矩的时候,可没人救过他老人家的性命!气得圣上连着七八天都没好脸色,君臣,特指圣上与文臣们,就此事一直僵持不下。

        眼见着君臣不合也不是事儿,韩锐与宗铎商量了一晚,两口子转天在下朝后便踏入了圣上的乾清宫。

        圣上收拾了所有心存野心并付诸行动的兄弟以及追随他们的世家官员不说,同时还“顺道”把宗室中不听劝的长辈们一起“教导”了一通。

        这种铁腕过后正该怀柔,尤其是圣上这些年多倚重武将,文官甚为不安,甚至早早跟随圣上的那些老臣也坐不住了,不然何至于圣上封赏之言一出,文官便几乎众口一词地请圣上三思。若说背后无人主持串连,谁信?

        此时天下初定,的确需要这些文官来治理,再说这些文官也没那个底气真跟圣上对着干,他们必定是不想圣上重武抑文,而为他们搏出点地位,尤其是在圣上心里的地位。

        韩锐是公主,宗家又是由文转武的名门,别看矛头直指他们两口子,但也是他们先给圣上递了个梯子。

        韩锐道:“皇兄可是一定要加封?”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新笔趣阁阅读网址:wap.xinbiqug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