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八章 春闱放榜 (1 / 5)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九十八章 春闱放榜 (1 / 5)
        过了正月十五,大唐帝国贞元元年的进士、明经、明法、明算等科,开考取士。

        到了二月初,放榜了。

        科举放榜,在皇城安上门内的礼部南院。

        天边露出第一抹曙红之色时,宿值在礼部的低级吏员们便起身忙碌,持着黄麻纸榜文来到院中,将榜文贴在礼部南院的东墙上。

        待到辰时初刻,安上门口热闹起来,吏员们雇了民夫,沿着皇城南墙敲锣打鼓,招呼人们去看放榜。

        其实,这是多此一举。放榜这件事,还用张罗才有人看吗?

        数百名生员,不论贫贱还是富贵,说不定比贴黄榜的吏员们还起得早,更有可能一夜未睡,只待黎明时分金吾卫的鼓声一响、坊禁一开,便自长安城的各个方向,或者轻裘肥马,或者麻衣步行,乌泱泱地往安上门聚拢过去。

        这是比上元节的夜晚还热闹的晌午时分。

        多少苦读的白衣士子,期待着在那一纸榜文上——主要是进士科的榜文上,看到自己的名字。

        长兴坊往北,过崇义坊,以及国子监所在地的务本坊,便是安上门。

        因家宅离得这般近,宋若昭几日前,就与婆母和丈夫说过,她要去看放榜。

        这回,皇甫珩倒是主动与母亲解释,郑郎中家寄住的小韩郎君,此前拜托过若昭投卷。

        皇甫珩以此来向若昭表示,自己支持她出于怀念若清而惦记着韩愈的应考结果。同时,他又主动模糊了韦皋在此事中的角色,颇有些自命体贴,想着若昭该感激丈夫的宽宏。

        珩母,实则也无甚阻拦之意,她想的是,那便顶好小韩郎君高中进士,自家在其寒微之时的照拂,将来定能抵上好几筐人情。

        不过,母子二人,竟没有一人提出,要与她同去,仿佛给了她一位当家男主人般的自由。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新笔趣阁阅读网址:wap.xinbiqug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