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九章 随我出城 (3 / 6) 
        世上不近人情者,鲜不为奸慝。刘风这样狠狠地评价父亲。
        宋、刘二人进了崇仁坊,寻到泾原进奏院。兵变之后,长安城内到处都是泾原军卒,低级士卒不当值时,就驻扎在丹凤门练武场或坊间寺内的空地,牙将们则被朱泚安排在晋坊里,泾原进奏院成为段秀实和姚濬等泾原军首脑的统帅调度之所。
        宋若清心思多窍,并未去揭悬赏搜寻李淳的榜文,但他清晰地记住了榜上泾原副使姚濬的名字。他和刘风来到进奏院门口,向守门军士道“十万火急之事请报姚将军。”
        军士瞪起一对豹子眼“姚将军一早去了白华殿,恭拥朱太尉往宣政殿登基,怎会在进奏院。”
        宋刘二人还未反应过来,只见一位身着深绿官袍、腰束银带的白面男子走了出来,急匆匆似要去办公事。
        那守门军士一见,换了副恭敬的神色道“周判官,此处有两位生徒,说有要事相禀。”
        军士所唤之人,正是受朱泚姚濬所迫、为叛军藏匿兵戈的进奏院判官周轶。
        周轶转过身来,打量着眼前这两个年轻儒生,和蔼地问“两位郎君何事,某可以作主。”
        ……
        此时,在长安城另一端的宋宅内,王叔文、宋若昭和阿眉正在激烈地争论。
        前夜,打探消息的阿眉回到宋宅。她与宋若昭耐心地等王叔文从丧失爱侣的伤痛中渐渐清醒过来后,开始商量下一步的对策。阿眉做了多年暗桩,深知吐蕃人送来的财物支撑暗桩们贿赂过长安城最底层的各式人等。从门吏到胡商,阿眉觉得总能找到能让王叔文和李淳偷偷出城的法子。
        宋若昭也站在阿眉这一边,她并非想尽快撇清藏匿皇孙的危险,而是担心宋若清返家。她来到长安后,感觉这个弟弟与以前大不一样,眼底曾经的赤子真纯似乎没有了,堆积着半是消沉半是不甘的阴翳。
        但王叔文反对。和阿眉这样始终行走于刀尖的杀手不同,他仍有弈者的思维,习惯于三思而后行。兵变之夜,他所有的迅捷行动,只是如被赶上架的鸭子般。现下在宋宅躲了一日,宋若昭的谨慎和阿眉的护卫,竟让他有一种城堡式的安全感。曹家母女和顺娘迅速命丧叛军的消息,在带给他打击的同时,也增加了他的一丝胆怯。他觉得,或许不露面是一招稳棋,说不定过得几日,圣上就带着勤王的军队打回长安。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新笔趣阁阅读网址:wap.xinbiqug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