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638章 显圣(上)
武陵源天门山麓,有一个名为双霞的古村。作为东晋陶潜时所指的世外桃源之地,地处偏隐,加之被一大片荆棘雨林包围,因而幸运地使它避过了多次战火,奇迹般的遗存下来。
它依山而建,青黑的屋瓦错落有致,老旧得白墙层层叠叠,在山岚的掩映下,美得犹如一幅抒情的画卷。它傍水而立,古老的木水车悠悠的转动着,发出的支哑声,如同一个老人在不紧不慢地讲述着岁月的沧桑。
不禁让人想起诗人陶渊明那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田园风光。
而如今在这双霞村口,有一座的三重石牌坊却是崭新之物,只见它雕梁画栋做工考究,匾额边更雕有朵朵莲花,风格与质朴的村寨格格不入,显得十分醒目,而最为不凡的乃是匾额上的题字,只见那上面赫然竟以雄厚的隶书风格刻着“显圣”两个大字。
这一牌坊的出现,使得这个小村被披上了一层不寻常的气质,也成就了一个“双霞显圣”的盛景之名,引得数十年来也不知引得多少旅人慕名而来。
而当他们看到这个牌坊的时候,总会屹立凝思,暮然起敬,然后合掌行礼,对其恭敬虔诚。
而今日这个“弥勒下生会”的特殊日子里,这里更是聚集了数以万计的人,彻底打破了这山水秀色中的宁静,
只见他们中有乡里的村民,农夫,也有外来的商旅,有僧有道,有跑江湖的侠士,更有一批身着白衣,头缠白绢的白衣舍信众。
放眼望去这些三教九流之辈,几乎可以组成一个小世界了。
而就算如此,那也是冰山一角,九牛一毛。毕竟这些人也只是在突然得到消息之后,从最近的地方赶来的先头部队,如果那个消失走漏的更早一些,恐怕整个天门山都装不下这么多人了,而这些人虽然素不相识,但却没有一个扰乱秩序之徒,哪怕天公不做美,一直下着绵绵阴雨,他们却依旧手持油脂伞身披蓑衣屹立在原地,并不进寨,而整齐排队如一条长蛇从牌坊周围蜿蜒而下,朝着远方翘首以盼,只为一睹被称为“弥勒转世”的人即将驾临此地!
“什么是弥勒转世啊?”
而就在众人皆翘首以盼时,一个稚嫩的声音却不解地问道;此言一出,不由引得众人的目光回望过来,只见他不过是个弱冠的黄口小儿,一头乌黑的乱发,村红的小脸,相貌倒有几分清秀,尤其两只点漆似的黑眸,乌灵灵的转动着显得十分机灵。
机灵的就像昔年那个少年一般!
当下有个看上去五旬左右的瘦小驼背老者,一展手中折扇,微微一笑道:“小娃娃,你年幼不知道这件事,也不得怪你,今儿趁圣人未到之际,我梁二狗作为亲身经历过此事的人,就给你讲讲什么叫弥勒转世吧!”
“好啊好啊,二狗伯伯你快讲!你快讲!”
那小娃娃一听如此,不由拍手叫好,两只眸子中的光更亮了,而梁二狗却更加得意了,他摇了摇扇子,似个说书先生般地道:“话说白衣社所信奉的《弥勒下生经》中有个传说,但凡号称“弥勒转世”的圣人,都是可以做到“死而复生”,而这种行为就称之为“显圣”!
当年,前宋亡于蒙古铁蹄之下,最后一任皇帝怀宗,在崖山投海而亡,当时天下陷入空前的灭顶之灾中,而在这亡国灭种的危机时刻,白衣社以杜万一为首领揭竿而起,领导的教众在江西两湖一带抗击侵略者,只可惜,这场起义出师未捷,首领杜万一却已遭元军活捉,最终被处以残酷的凌迟极刑,壮烈牺牲。临死前他曾有言三年后定当卷土重来,那时就是弥勒下生之时。杜万一处决之日数百里之内的白衣教众及平民百姓皆亲眼目睹,不少人为其悲呼落泪。
但是谁也没料到三年后,白衣社再度揭竿而起,这登高一呼之人,居然真是三年前的那位被处死的杜万一!只不过那时他已更名为杜可用,虽然,谁也不知道这位号称“弥勒下生”的圣人,是如何做到“显圣”的,但是,他的行为却唤醒了更多的信众,已至故土各地的信众再度跟随其揭竿而起。秉承着那一句“只要起义便可到达白莲净土”的号召,道众们在不断攻城略地,与当地的元军展开了一波又一波的殊死决战,已至到了后期天枰竟首度出现了逆倾,大量不可一世的蒙古官兵竟被白衣舍教众打得一溃百里,一时间大震南宋遗民之士气,严重威胁了元朝在江南旧地的统治。然而,此事也引得了元世祖忽必烈的高度关注,因此他便派出蒙古禁军,怯薛云都赤亲自前往江南镇压白衣社。面对怯薛军强大的战力白衣社陷入了鏖战的局面,而就在这时白衣社内部居然出现了内奸,扬言找到了,前次死去首领杜万一,并不是现任首领杜可用的证据,这件事使得军心大乱,也成为了战役转点的导火索,内忧外患之下,白衣社终于不敌怯薛军被打的四散而逃,面对起义的大势已去,所有人都不再相信弥勒下生的谣言,甚至怀疑杜可用是个欺世盗名的骗子,社内的内奸为了邀功,竟设局刺杀杜可用,只不过这次刺杀被白衣社天王识破,身受重伤下的杜可用一直逃到了这天门山下的双霞古村。也就是这里。”
说着梁二狗摇手一指村寨的寨门道:“而谁知这里也非避难之地,因为与此同时怯薛军的首领,蒙古国师也亲带一批云都赤高手也来到了此地,而且为了逼出杜可用,他们这帮畜生竟然烧我家园,屠我村民,一时间将此地变作了炼狱!而这一灭顶之灾,终于让穷途末路的杜可用为之动容,因为不堪看到蒙古鞑子在村内大肆杀戮,他挺身而出,只身一人与元军云都赤众高手展开血战,暂时解救了村人的安危,但是他自己却因新伤旧伤一并发作性命垂危旦夕,而就在这时我亲眼目睹村里的捣蛋鬼小乐天,也就是一个似你这般大小的少年,突然冲出来,从众人眼皮下背起了杜可用逃进了祖宗祠堂。而蒙古喇嘛发现了杜天王不见,当即率着所有残余的云都赤也冲了进去,妄图斩草除根,哪知二人却如同人间蒸发了一般,消失得无影无踪,这种蹊跷的情况,令那蒙古国师十分恼火,于是他挖地三尺般地将祖宗祠堂寻找了个遍,直至找了半个时辰,方才在供桌下发现了血迹,摸到了那地道的入口!
当时我们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害怕他们找到了杜天王,可是这些人沿着血迹一直追到了天门山眼的绝壁处,也没有找到杜天王和小乐天的身影。但从状况上推断很有可能是双双跳崖身亡了。那蒙古国师却不甘心这么算了,于是,便一边在此驻扎下来,继续搜索,一边对附近的权贵以及江湖大佬广发请帖,让他们在约定之期前来天门山赴宴。已在此向天下宣告白衣舍的灭亡。当时,很多名门大派得闻此讯,皆是如遭灭顶之灾,心灰意冷,以为大宋最后的希望也已经覆灭,因而都不愿前往做亡国之奴,但碍于蒙古国师的淫威,怕得罪了对方又殃及池鱼,因此他们都是硬着头皮前来,就在众首脑汇聚在天门山的那一天,那气氛简直比死还要难过,然而谁也没想到不可思议的奇迹就要在此刻降临了!”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新笔趣阁;https://wap2.xinbiqug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新笔趣阁阅读网址:wap.xinbiqug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