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47章第一义(下) (2 / 3)
但是,老僧却没有安抚他。相反却讲了一则公案,问他的看法。
说古代瞳族粱朝时期,武帝尚佛,听闻有高僧菩提达摩从西方东渡震旦宗土,便邀其辩道。
武帝问曰:“如何是圣谛第一义?”
天竺高僧却答曰:“廓然无圣。”
武帝继又问曰:“对朕者谁?
高僧答曰:“不识。”
武帝不契,遂高僧北上而去。
这则公案虽然简短,但是内里却隐藏着绝妙的玄机。所谓第一义谛,云“真谛、圣谛、胜义谛…”等等,总以名深妙之真理,谛者真实之道理也。此道理为诸法中第一,故云“第一义”,真实故云“真”,为圣者所见,故云“圣”,为殊胜之妙义,故云“胜义”。
经过之前对于“第一义”的理解,尚空义早已理会了这个名词的书面意思。
而梁武帝一上来便问如此至深之义,显然是要考考对方的学识。而对方却没有接着这位皇帝的话茬说下去,反而一盆冷水浇下。
廓然,乃是浩然无垠的虚空,而在这片杳无一物的虚空中,连一个圣字都没有,又何来“第一义”呢?
然而,武帝并非上上根器,对此截流断壑的一答依然不能罢休,再度狗尾续貂的设下一问道了句:“对朕者谁!”
他以为对方身为高僧大德的身份,该当识得此意,哪知,正是因为对方乃是透顶透底的高僧,连他的第一义都不理睬,岂会再顾这第二瓢恶水?
一句“不识”已经涵盖了所有的千般万种,不识最亲切,不识也罢,不识便不如休去……
经历了多年参学,对顿教公案也算是耳濡目染的尚空义,脑海中早已有了自己的判断,当下便要开口作答,哪知,他的动势方才显露一线,老僧却已探出双手突然堵住了他的嘴。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新笔趣阁阅读网址:wap.xinbiqug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