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六章 小花娘娘庙 (1 / 3)
秀水河上游,有座名为“小花娘娘庙”的河婆庙,因是附近几个村庄捐资修建,未入朝廷敕封祀典,属于民间淫祠。
这座河婆庙坐落田间,占地不到一亩,真正巴掌大的小庙,没有庙祝,只院中立着一座面阔三间、孤零零的神殿,因早已无人前来祭拜,香火断绝多年,显得破旧不堪。
与天后宫供奉天后娘娘一样,小花娘娘庙供奉的自然是小花娘娘。
绝大多数祠庙神祇都非凭空臆造,多是生前功德加身,死后被百姓崇拜,或朝廷敕封,从而升上神龛,庇护一方水土百姓。
所以塑造的神像往往会依据供奉之神的生前形象塑造,曾经是武将的,便顶盔掼甲,腰挂宝剑,曾经是文臣的便穿一身官服,若是立得生祠或死后立刻封为神祇、修建祠庙,连相貌都能有七八分相似。
河婆殿内供案后的神台上,一尊年纪不过十二三岁,鹅蛋脸、矮鼻梁,身材消瘦,肩背竹篓,右手握柄镰刀,左手攥把猪草的农村少女,便是小花娘娘的神像。
不算多么秀美可爱,但据说跟生前有八九分像,塑像之人也算尽心尽力。
这尊神像高不到一丈,早年刷的油漆风吹日晒,早已破皮脱落,显得斑驳陈旧,仿佛都能闻到霉味儿,只是少女那双黑白分明的眼眸还保留几丝灵气与微蹙柳眉搭配,善良中透着一股坚毅。
小花娘娘本名姜小花,生于汉惠帝年间,死于高后三年,生前只是秀水河畔姜家村的一名普通农家女。
相传高后三年盛夏,两名逃学出去玩耍的蒙童在爬一颗歪脖柳树时不慎失足落入秀水河中,眼看就要溺死,恰巧打完猪草回来的姜小花路过,大声呼救无人回应,直接摘下竹篓,毅然跳入河中救人。
当时刚刚入汛,秀水河中水流湍急,姜小花将一名叫邹大福的八岁蒙童救上岸后,又返回河中去救另一个孩子,结果半途气力耗尽,勉力将那名叫吴自有的蒙童带到河边,让其自己抓住芦苇坚持。。自己便彻底没了力气被急流卷走。
等那些听到孩童哭喊,匆忙赶来的村民将紧紧抓住岸边芦苇哭嚎的吴自有救起,姜小花早已被河中暗流卷入水底,不知所踪。
村民们在河中打捞一夜,才终于将姜小花的尸首捞起。
后来村民们为了纪念勇敢善良的姜小花,在邹、吴两家大人的带头下集资修建了一座小小的小花娘娘庙。
这天暮色里,斑驳神像微微震动,河婆姜小花从中走出,身躯虚无缥缈,趋于涣散。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新笔趣阁阅读网址:wap.xinbiqug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