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二章 连胜,人头取悦 (1 / 6)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三十二章 连胜,人头取悦 (1 / 6)
        自西晋至清末1600多年间,钟祥(现荆门地区)一直为历代郡、州、府治所。因是明世宗嘉靖皇帝的故里,明世宗生养发迹于此,御赐县名为“钟祥”,取“钟聚祥瑞”之意。明嘉靖十年(公元1531年),御置承天府,是当时全国三大名府(顺天府――今北京、应天府――今南京、承天府――今钟祥)之一,盛极一时,曾是江汉、湖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初期的攻击有情报工作的助力,又是打清军一个无备,讨朔军的进展可谓是顺利。但在兵指钟祥后,虽然行军速度还是很快,可各部的连接却紧密起来,远程近程的斥候探马往来侦察,谨慎之态显露无遗。

        越来越接近钟祥,明军的推进速度开始放缓,派出的探马更是频繁。直到兵不血刃地占领了两座县镇,却依然没有见到清军的影子。不仅如此,衙门和府库也是空空荡荡,官吏跑了个精光,东西也是寥寥无几。

        “放弃县镇,集兵死守府城?”刘体纯等人有这种怀疑,却不敢如此确定。

        等到明军挨家打听,终于有亲明的百姓偷偷指点,找到了一个躲藏在家中的县衙小吏。从他口中,终于问出了究竟。

        “这倒简单了,攻破钟祥,便全都有了,周围州县都搬空了,不去也罢,倒是免了分兵。”

        这种议论一出,立时得到了绝大多数人的赞同。此次出征,攻城掠地还不是主要目的,抢夺人口、物资以壮大自己,才是立足长远的计划。

        “钟祥城内的防守加强了,别处还可能有援兵赶来。”参谋长王有功依然是冷静的分析,“光顾攻城是不行的,还要有打援阻援的部队。”

        “若是水路,武昌清军可由汉水北上;若是陆路,只有荆州清军可以最快到达。”刘体纯命人铺开地图,和众将开始商议。

        “按时间算,荆州清军应该尚未到达。”郝摇旗伸手粗略量了量,说道:“是先攻城,还是先打援,或者是边攻城边阻援?水路也要提防,如果两处分兵的话,恐怕攻城力量不够。”

        “若是在钟祥下游沉船设障,或许能拖延些时间。”杨来嘉作为临时组建的水师统领,知道目前的力量难以作战,便谨慎地提出阻遏的建议。

        “这里吗?”王有功仔细看了看杨来嘉手指的汉水拐弯处,若有所思地说道:“如果我军改变攻城方向呢――”他的手从钟祥旁划过,在钟祥南面停住,“全军集于此地,挡住荆州清军的增援道路,又可与水师呼应,抵挡水上来敌。”

        众人陷入了沉思,都没有对这个提议轻易表态。

        “可行。”郝摇旗一拍大腿,说道:“全军集结,若敌援军至,可视情况阻击或先歼灭之;若敌援军不至,便全力攻城。此处江水拐弯狭窄,水师设障,陆军架炮,亦可使其难以前进。”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新笔趣阁阅读网址:wap.xinbiqug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