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一十一章 太心急还是错了? (2 / 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九百一十一章 太心急还是错了? (2 / 3)
        很多接受安慰剂的病人认为他们正在接受真正的治疗,他们相信治疗必然有效,所以他们的病情在自我暗示下慢慢好转。

        第二种解释是条件反射。我们都知道巴甫洛夫关于条件反射的经典实验。当美食长期伴随着铃声出现时,巴甫洛夫的狗在只听到铃声时也会分泌唾液。

        所以安慰剂效应也有可能是,当你习惯了用包着白色糖衣的药片治病,那么即使你吃的是包着糖衣的糖片,你也可能会习惯性地感到好转。

        第三种解释是,临床试验的患者接受到了情感上的支持。一直致力于安慰剂效应研究的哈佛医学教授托德·凯普查克经常强调,受信赖机构的悉心照料让安慰剂效应比积极信念更加有效。

        因为白衣天使的形象在人们心中就代表着康复,当我们感受到被关怀时,就会刺激身体产生生理反应。

        你们有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当你在家的时候牙疼得死去活来,或者是身体极度不舒服,但到了医院却又一点也不疼了。

        我就有过,有时候我痛经特别厉害,但是一到医院就会好很多。

        这时候千万不要抱怨自己又白跑一趟,你不知道这是因为在去往医院的路上,你从心底相信医生会帮你解决病痛,心里一放松,疼痛自然就消失了。

        就像我们常说的‘身心健康’,这样看来,身和心确实是存在某些联系的。

        还有一种解释是,某些患者病情好转是因为机体自愈,自己就慢慢好了。毕竟人体是一个具有自然康复能力的机体,即使患者被遗忘在无人问津的角落,其中一部分患者的病情也可能自行好转。

        不过关于这个说法,还没有非常确切的双盲对照实验检验,毕竟把生病的人放在一边不闻不问,还是很不人道的,但生活中很多真实事例都从侧面佐证了这个猜想。

        美国一个名为‘自然康复项目’的在线数据系统,就收集了从超过800份期刊中摘录的3500条附有详细注释的案例资料,还整理归档了一些没能解释的自然康复的疾病案例。

        所以有些科学家也认为,自愈可能是安慰剂效应的唯一解释。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新笔趣阁阅读网址:wap.xinbiqug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