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623章 尼克松与中国(三) (2 / 4)
欧洲糜烂的局势没有没有让尼克松的建议得到赞同下台的戴高乐也不可能如同历史上那样给尼克松支持。
于是,现在的尼克松变得比历史上更有危机感,所以,在他对待中国的态度上,也发生了一系列的转变。
其中之一,便是尼克松对于中国的态度变得更加的友好了。
他迫切的希望与中国改善关系,这是因为他自身的危机感所造成的。
恰好,在特种兵的事件上,双方之间的关系便开始有了缓和的迹象。
在会议结束之后,尼克松便找到了刚刚从巴基斯坦回来的基辛格。
“怎么样了?”
一看到基辛格,尼克松便迫不及待的在询问着。
“等到十月份的话,我将再去一次巴基斯坦,然后跟着他们进入中国。”
尼克松点点头,看起来似乎还很顺利。
这种秘密外交,对于尼克松来说,非常的有帮助。
尼克松的秘密外交,避免了政策出台之前在政府内外引起大争论,影响谈判的进程,也避免了因国会与政府间的相互制约,使这个过程缓慢复杂,还给尼克松政府带来了极大的轰动效应。可以说,如果不是采取秘密外交的手段,而是常规性的谈判,实现这一历史性突破的难度会更大,耗时会更久,其结果则难以预料。然而,尼克松的这一做法也引起了国会和一些人的强烈不满,他们认为尼克松的秘密外交,行使了帝王般的特权,有违美国政治的民主传统和公开原则,而予以抨击,这使得尼克松与国会的关系变得紧张,并在后来的水门事件中吃了苦头。
但是就目前而言,这种秘密外交,似乎才是推动局势发展的最好的药剂。
不过要说起来,尼克松政府的对华政策,实际上是肯尼迪.约翰逊政府以来,美国利用中苏分歧努力的继续,他们的目的都是分化**阵营,瓦解社会主义政权,但他们的侧重点不同。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新笔趣阁阅读网址:wap.xinbiqug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