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645章 三进制计算机的用途 (2 / 5)
“那你们的看法呢?”
“如果完全按照通用的要求,我们大概需要一年到两年的时间进行设计,而且这还只是初步的设计而已,真正应用的话,大概要三年……甚至是更多的时间。”
凯瑟琳摇摇头:“太慢了。”
对方一愣:“但是我们已经很快了。”
“我会给你们足够的人手和资金,这个产品尽快研究出来吧。以三年为时限,如果能够提前一个月的话,我就给你们的研究小组一百万的奖励,两个月就是两百万,以此类推。”
制造业永远是重中之重,一切与制造业有关的产业,可以说,其中的机会可以说都是难以想象的。
1948年,美国帕森斯公司接受美国空军委托,研制飞机螺旋桨叶片轮廓样板的加工设备。由于样板形状复杂多样,精度要求高,一般加工设备难以适应,于是提出计算机控制机床的设想。
这就是数控机床的开始。
1949年,同样也是帕森斯公司,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伺服机构研究室的协助下,开始数控机床研究,并于1952年试制成功第一台由大型立式仿形铣床改装而成的三坐标数控铣床,不久即开始正式生产,于1957年正式投入使用。这是制造技术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大突破,标志着制造领域中数控加工时代的开始。数控加工是现代制造技术的基础,这一发明对于制造行业而言,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和深远的影响。
但是在进入了六十年代之后,历史便开始发生了变化。
集成电路的专利被凯瑟琳默不作声的注册了,虽然凯瑟琳将其授权给了德州与仙童,但是却也限制了集成电路的使用。
于是,数控机床的发展进入了一个相对停滞的阶段。
但是在1965年之后,事情就不一样了。
随着凯瑟琳的公司的发展――尤其是随着z80芯片的出现,整个数控机床的市场开始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而现在是1970年,可以说也是数控机床发展的黄金时代。
在原本的历史上,需要等到80年代初,随着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的发展,才会出现能进行人机对话式自动编制程序的数控装置;数控装置愈趋小型化,可以直接安装在机床上;数控机床的自动化程度进一步提高,具有自动监控刀具破损和自动检测工件等功能。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新笔趣阁阅读网址:wap.xinbiqug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