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2章.言传身教. (4 / 5)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082章.言传身教. (4 / 5)
        肖文轩的表情逐渐严肃了起来,再次点头,补充道:“在民间,除了读书人之外,乡绅大族说话也有分量,百姓们都是向他们询问消息……但绝大多数时候,这两者都是一回事。”

        李传文抚掌道:“这些事情,看似很寻常,但实际上这里面蕴含了朝野之间最为深刻的利益关系!

        那就是,各地大儒皆是出身于乡绅大族,与朝廷的关系最为紧密,掌握着最初的消息传递,更还有解释之权,他们会把自己所掌握的消息告知于自己的徒子徒孙,他的徒子徒孙们则是把消息散播于寻常百姓,至于寻常百姓,不仅是大多数目不识丁,而且一辈子都没有机会离开家乡,平日里所接触之人也只是与自己境遇相似之人,他们只是被动接受乡绅大儒们向他们灌输的消息,无法分辨真假,只能是深信不疑!”

        听到李传文说到这里,肖文轩的表情更为严肃了,就好似看到了屠夫正在宰杀牛羊。

        李传文则是表情带着冷漠,继续说道:“所以,绝大多数时候,一件事情的真相并不重要,那些乡绅大族如何解释这件事情才是最为重要!与此同时,朝廷的政策若是不能取得乡绅大族的认同,就绝对无法执行下去;一名官员若是不为乡绅大族所喜,也必然是要声誉狼藉、万夫所指!

        这是什么?这就是民心所向!除非是出现了流民之乱,否则这‘民心’二字从来都与真正的百姓无关,任何一名官员,若是无法看透这个道理,他的仕途也就有限了!

        嘿,太子殿下当初声誉极佳,为何?就因为清流们支持他,而清流们都是大儒,他们的族人好友都是缙绅,所以就掌握了消息的传播与解释之权!你刚才说太子殿下受到清流的背弃之后,声誉并未受到太大影响,那只是因为这件事情的影响还没有彻底发酵罢了,再过半年时间、等清流们与各地缙绅大族统一口径之后,你再看看太子殿下的声誉,绝对已是另一种情景了!

        不仅是太子殿下,就以赵阁臣为例,他当初为何会是声名狼藉?还不是因为赵阁臣当时把控着户部、却又不愿意向缙绅们让利?时至今日,赵阁臣的声誉为何扭转?不仅仅是因前段时间陛下整肃士林的时候,赵阁臣出手暗助,也是因为‘联合船行’建立之后兼顾了各地缙绅的利益!

        再以首辅周尚景为例,你看他是贪污比赵阁臣少了?还是结党比赵阁臣弱了?又或是清流们对他的恨意低了?但他的民间声誉为何一直都不差?还不是因为周尚景对于缙绅的影响力丝毫不逊于清流?

        总而言之,你刚才说,太子殿下必须要保住自己的声誉,否则就会失去今后东山再起的一线生机,这般说法并不能说是错,但并没有看透事情的本质,而本质则是……藩宗势力太过庞大,遍布着朝廷疆域各地,还与各地缙绅大族也是联系紧密,这般情况下,太子殿下就必须要拿捏好分寸,他可以给予藩宗势力沉重一击,但绝不能牵连到那些缙绅大族!”

        肖文轩沉思片刻后,接口道:“所以,太子殿下得罪了藩宗势力无所谓,我朝有祖制、藩宗不可干政;太子殿下与各位权臣的关系不睦也无所谓,权臣们都是很实际的人,只要是太子殿下今后不与他们为敌,他们也不会再与太子殿下作对;太子殿下受到清流背弃更无所谓,只要是太子殿下交好于各地缙绅,各地缙绅就会反过来影响清流们的态度!这些事情,就好似房子的门窗家具,砸了也就砸了,房子依然还可以住人!

        唯有各地的缙绅大族,绝对不能得罪,否则太子殿下的声誉就会彻底糜烂,哪怕他做得再好,读书人与百姓们也会视他为敌寇……与此同时,那些出身于缙绅大族的朝廷官员,也会彻底敌视太子殿下,因为是利益受损,今后也就再无缓和关系的余地!

        反之,若是趁机交好于各地的缙绅大族,如今反倒是太子殿下的一次机会!藩宗们占据着朝廷各地最为富饶的田地,若是太子殿下击败藩宗势力之后,能把藩宗的土地稍稍分润于各地缙绅一二,太子殿下的声誉就会更上一层楼!然后,有了各地缙绅的支持,也会影响到朝廷官员的态度,到了那个时候,太子殿下既有极高威望、亦有庞大拥趸,想要东山再起也不是一件难事!”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新笔趣阁阅读网址:wap.xinbiqug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