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8章 会馆谈话. (2 / 8)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128章 会馆谈话. (2 / 8)
        其中,京城境内的会馆,主要是同乡官僚、缙绅、以及科举之士的居停聚会之处,所以又被称为“试馆”。

        这一天,京城城南的“云贵会馆”,有一位老者推门而入,身后则是跟着两名态度恭敬、气质不凡的年轻人。

        这位老者的年纪大约是五十有余,身穿蓝色儒袍、身材枯瘦矮小,脸上带着平易近人的温和笑意,但举手抬足之间却是自有一股令人信服的气质。

        见到这名老者的出现之后,正聚在会馆之中交谈的众人刚开始只是随意扫了一眼,但很快就想起了这名老者的身份,一时间所有人皆是连忙起身相迎、争相恐后的行礼问候,态度恭敬至极。

        甚至于,还有几位年轻读书人表情间显出了崇拜与狂热之态,就好似是后世的追星族见到了自己的偶像一般。

        显然,这位老者的名气很大、威望很高。

        原来,这位老者名叫杨洵,出身于贵州,曾经担任过朝廷的大理寺卿,官场成就不低。

        但杨洵的名气与威望,却不是因为他的官场成就,而是因为他本人乃是一位名满天下的大儒!

        要知道,在这个时代,云贵等地乃是世人眼中的文化荒漠,就算是想要出一位两榜进士也是难上加难,想要出现一位名满天下的大儒就更不容易了。

        而杨洵本人,就是近一甲子时间以来,出身于云贵境内的唯一大儒,可谓是云贵人的骄傲!

        但更让人敬佩的是——杨洵还是一位专精于律学的大儒!

        何为律学?就是专门研究朝廷法律的学问,而且是根据儒家原则对朝廷法规进行注释与引申。

        譬如关于礼与法的关系、释法与尊经的界限、条文与法意的联系、不同律法律例的关联,更还有定罪与量刑的宽严,肉刑之存废,刑名的变迁以及诉讼和狱理等等,皆是律学的研究范围。

        简而言之,所谓“律学”,就是中国封建时期“外儒内法”的具体表现!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新笔趣阁阅读网址:wap.xinbiqug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