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20章 九省总督权倾大明 (2 / 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9020章 九省总督权倾大明 (2 / 4)
        到了崇祯朝,就更加可笑了。抛开辽饷、剿饷等临时杂税,一年正税仅四百余万两。说到这里,不得不提一句,若非正税少得极为可怜,崇祯帝也不至于加征杂饷杂税,因为朝廷连正常运转,军队连正常开支都无法保证了。

        可是,如此少的税负,为何农民还会不堪税负过重揭竿起义,颠覆了整个大明呢?

        因为不缴税的特权阶层越来越庞大,不缴税的田地越来越多,到崇祯朝时,百分之九十五的田地都集中到了不缴税的士绅、宗室、勋贵们手中,仅有百分之五田地的真正农户却要承担百分之百的农税,税负岂能不高!?

        况且,之后加征的杂饷杂税,几乎也是这百分之五的真正农户承受了。也就难怪被逼得破产,走上反抗的道路。

        至于商税,呵呵……

        明朝的商税就是个笑话!

        全国商税,包含盐税、茶税、矿税、市舶税、通过税、营业税,最高时才区区三百七十余万两,到了明末,更是连收都收不上来了。万历皇帝为什么要派矿监收取矿税,天启皇帝为什么要派出太监奔赴各地收税,还不是被文官集团逼得!

        再尼玛放任不管,是真要国家破产了。

        也只有崇祯帝刚登基时天真,被东林党一阵忽悠,便将各地镇守太监、税监统统裁撤。

        结果呢?

        呵呵,除了通过税,其它全收不到了。

        说到这里,可以举个例子。

        产茶大省的云南、浙江,一年茶税,云南是十七两,浙江是六两,说出来你敢信!?

        商业最发达的浙江地区,金华算是比较富庶的,工坊林立、商业发达,可金华县一年的商税定额七两,后来干脆不收了,这事儿难道不是笑话!?

        所以,夏跃也是不得已,必须将屠刀指向士绅文官集团,不将他们打趴下,就无法从根本上扭转局面。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新笔趣阁阅读网址:wap.xinbiqug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