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章 希望 (2 / 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四十章 希望 (2 / 4)
        贞观元年曾废登州,崔成还有一个任务就是重设登州,下领文登、观阳两县。唐

        朝不重视水师建设,登州所谓水师,属于地方府兵的一部分,主要是隋末乱时,多有百姓下海为匪。至今海上还有海匪活动,打劫来往商船和使节。

        如今的海贸并不发达,主要是新罗、百济,时不时的有胆子大的商人来往。为了巨大的利润,这些商人是把脑袋拴在裤腰带上在玩走钢丝。“

        当今初,海匪还偶尔上岸,劫掠地方,后来渐渐的少了。去年只有一回。”随行的府兵都尉,给李诚做介绍。站在水寨边上的山头上,俯瞰整个水寨,觉得很可怜。

        “吴都尉,海船哪里打造得来?”李诚装着随意的样子问一句,随行的吴都尉很客气,微微欠身道:“沿海有些民间造船的,不过都是些小船,近海捕鱼之用。本地百姓耕地贫瘠,靠海的百姓,家家户户都煮盐补贴日子。”

        登州一带并没有合适的盐场,倒是北面的长芦一带,有合适的地方晒盐。其

        实盐场不过是李诚丢出来的一个香饵,真实的目的,还是在造船上面。

        登州不大,万余人口,真正的穷乡僻壤。百姓的日子过的也苦,就算是打鱼的,不说捕鱼的产量少,鱼在这里也不值钱,加上地方的恶吏搜刮,收入就更少了。所

        以,敢于下海捕鱼的百姓,倒是越来越少了。登州这个小规模的水师,倒是经常下海捕鱼。目的自然是改善生活。“

        水师一共有多少人?”李诚继续闻讯,信步往山下走。没什么好看的,登州城依山傍海,地势险要。但是因为没有来自海上的威胁,贞观元年登州直接给废了。

        “三百不足,多了也养不起。平时下海打鱼,需要时上岸。”吴都尉的回答有点苦涩,府兵制度败坏的很快,尤其是登州这地方,太穷了。唐初地方不靖,府兵还算整齐。随着太平年景的来临,府兵日渐废弛。

        李诚打着巡察御史的旗号出现,他自然要小心对待。别说是他了,就算是河南道刺史,李诚要弹劾一本,也是要倒霉的。吴都尉就一个心思,把这位突然出现的御史伺候好了,免得他搞事,回头大家一起倒霉。

        登州府兵,正常的情况应该是六个团,也就是一千二百人的规模,现在能拉起五百人,那都是侥幸,还有不少充数的。其中原因很多,主要原因是土地兼并,失去土地的农民,自然没能力继续做府兵了。

        府兵是自带武器和干粮,战时为兵,平时为民。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新笔趣阁阅读网址:wap.xinbiqug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