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七章 不请自来 (3 / 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四百二十七章 不请自来 (3 / 4)
        呵呵!”李诚干笑了两声,李世民一看他的嘴脸,火了,怒道:“欺朕不会看脸色耶?”李

        诚赶紧摆手:“陛下,高句丽弹丸之地,有称将军镇守幽州,暂不足为虑也。两国之间国力对比悬殊,最多三年,陛下便可挥师东北,灭之。”

        “三年?”这个日期不算太长,李世民还能接受。不过还是不敢相信,三年后能开战。

        李诚可不敢跟他说,三年之后喷子主力魏征不在了,老一代喷子不在朝中,怎么阻拦?历史上李世民是贞观十七年第一次征高句丽,结果是小胜,比起投入来说,经济账是亏的。

        但是你要往后看,连续三次的征高句丽,沉重的打击了高句丽的国力。为后来的唐高宗灭高句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还

        有一个事情,在李诚看来就做的很有问题,各胡部被迁出河南道。说心里话,李诚觉得这一个政策真是太特么的蠢了。就因为结社率谋反么?非也,实则是因为贪婪。门阀士族的贪婪,把这些人弄走了,好给他们腾地方。

        李诚位卑言轻,只能看着他们放虎归山。中原王朝的主要威胁,一直来自北方。主要原因就是那些地方没有耕作的价值,加上气候寒冷,对于中原王朝来说没有啥吸引力。

        东北地区成为大粮仓,还是在新中国之后的事情了,军垦把北大荒被开发出来。

        “陛下,三年之后挥师东北,臣起水师击其肋。高句丽不愁不灭也。”李诚只好继续忽悠,让李世民先收收心,不着急。“

        嗯,朕有数了。自成所做炒面,可谓又一功也。”李世民提起了这事情,实在是太让他吃惊了。炒面的成分李世民看了配方之后,简直就是意外惊喜。

        土豆、玉米、番薯在大唐推广的很顺利,这些都是杂粮。吃多了没人爱吃,仅仅是解决了温饱问题。种的多了,李世民就担心谷贱伤农了。但是李诚又玩出花样来了。土豆,番薯都能搞出淀粉来。现在三种东西,加上一点面粉,搞出了炒面。

        真不知道他的脑子怎么长的,一家伙解决了军队作战口粮的大问题。李

        诚是不知道他们怎么想的,觉得自己还是很良心的,没有往炒面里加骨粉。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新笔趣阁阅读网址:wap.xinbiqug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