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十九章 天地不仁 (4 / 6)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这句话可能是《道德经》中最出名的一句话了。
刍狗,用草扎成的狗,是春秋战国人用于祭祀的祭品之一。
一定会用竹制的箱笼来装着,用绣有图纹的饰物来披着,祭祀主持人斋戒后迎送着。
然而,在祭祀之后,刍狗就没用了,路人踩踏它的头颅和脊背,拾草的人捡回去用于烧火煮饭。
这句话的普遍理解,是老天并不仁慈,只把万物当作没有生命的贡品。
也有人联系上下文解释为道教的核心观念——顺其自然,无为而治。
通俗点说,在天地的眼中,万物都一样,渺小而无用。
秦人现在正是这种感觉。
而在他这百公里半径事无巨细呈现的视野之中,那死海的旁边,一片树林之中,一个驼背的青年,正坐在树下。
那和但他林、和32一样邪祟的气息,也让秦人立刻意识到了这个驼背青年,就是自己要寻找的目标。
地狱公爵,七十二柱魔神中第四十七位的魔神化勒。
......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新笔趣阁阅读网址:wap.xinbiqug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