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纪录片拍了四十九年,只为告诉你这三个人生真相 (1 / 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部纪录片拍了四十九年,只为告诉你这三个人生真相 (1 / 3)
        这部纪录片拍了四十九年,只为告诉你这三个人生真相最近被朋友强烈推荐了一部很棒的英国纪录片,叫作《人生七年》,导演迈克尔&;艾普特于一九六四年开始拍摄,记录十四位英国的七岁儿童的生活,到目前为止,该纪录片已经跨越了四十九年,每七年拍摄一集。

        被选中的孩子们来自当时英国的不同社会阶层,片子从孩子们的七岁开始记录,然后是十四岁,二十一岁,二十八岁……一直到五十六岁,从垂髫到白发,从孩童到老年。

        我用了整整一周的时间看完了这部纪录片,其间屡次按下暂停,并不是因为片子本身有多烧脑,相反,正是因为它的平凡和日常,才会让人忍不住心生感慨。

        正如《杀鹌鹑的少女》中的那句话:

        当时站在三岔路口,眼见风云千樯,你做出抉择的那一日,在日记上相当沉闷和平凡,当时还以为是生命中普通的一天。

        真相一:阶级分化是不可避免的,但也远远不止你看到的那么简单。

        《人生七年》的第一集摄于孩子们的七岁,面对镜头的孩子们一派天真烂漫,可言行举止却大相径庭。

        来自上层阶级的孩子就读于私立学校,他们的日常活动之一是《金融报》和《观察家》,对自己的未来有着明确的规划:

        高级中学—牛津/剑桥—成为律师(律师在英美都是高薪职业)。

        来自中层阶级的孩子中,男孩儿Nile说自己想要开旅游大巴,女孩儿不好意思地捂着嘴笑,说希望自己长大之后嫁人生子。

        来自底层阶级的孩子Tony希望成为一名驯马师,而他们中的大多数人甚至连梦想的意义都不知道,会把能够吃饱饭和少挨打当作自己人生中最大的愿望。

        他们后来的人生轨迹并不太让人意外,高富帅三人组已经按照当年的既定路线,上了名牌大学,当上了律师,过上了优渥的上流生活。

        中层阶级的孩子的表现普遍平淡,尤其是几个女孩子,已然过上了相夫教子的主妇生活。

        最让人难过的是底层阶级的孩子,他们儿女成群,但极少有高学历的“白领”或者“金领”,做的都是极其普通的技术性或者服务性工作,比如保安,比如修理工,等等。同样是三四十岁,他们的面容、身材和神态都显得比其他同龄人苍老很多。

        这似乎是“阶级固化”最直观的例证。

        一个人接受的教育,拥有的资源、见识和视野,从一开始就决定了他的一生。

        但事实又不止如此,在五十六岁的那期片子中,高富帅代表John对着镜头坦言:在自己九岁时,家里出现了一场意外,他的父亲去世,家境一落千丈,母亲不得不外出工作。读大学的时候,他也是靠自己的努力拿到的奖学金。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新笔趣阁阅读网址:wap.xinbiqug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