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9章 大城市需要钢铁厂 (3 / 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439章 大城市需要钢铁厂 (3 / 4)
        美国金门大桥用了10万多吨钢铁,这座星洲大桥就算节省,在考虑到宽轨铁路的复线运转,为了安全起见也需要消耗近5万吨钢铁。

        考虑到柔佛海峡的航运问题,未来疏通航道后把航运能力提升到万吨货船能通过,一开始就得先把净空高度提升到32米,这无疑也需要更多钢铁支撑。

        在最初两年每年都得准备好2万多吨的钢铁,单纯靠一个吉隆坡钢铁厂是不够的,更何况新加坡的造船业和建筑都需要大量的钢铁。

        为了弥补这个巨大的缺口,一方面需要从万

        象和曼德勒这两个钢铁基地调运钢铁,一方面也筹备着新的钢铁厂。

        日本人当初在马来亚建起了2座钢铁厂,设备比较少,也比较陈旧,先锋军后来从日本又运来一些设备,才建起了吉隆坡的10万吨规模。剩下的设备再添上一些德国和美国设备,又可以建起一座10万吨级的钢铁厂,就近安置在了日本人曾中意的关丹。

        马来亚最大的龙运铁矿距离这里不远,还有彭享的铁矿资源,足以支撑起这座钢铁厂。

        日本在二战统治马来亚时,每年运出铁矿石200万吨,马来亚的铁矿石虽然总储量不多,但开发较早,每年开采的铁矿石能撑起一座百万吨的钢铁厂。

        只是现在先锋军根本没有那么多熟练技工,为了尽快运转起来只能一期期的运作。

        计划两年后建好的吉隆坡和关丹钢铁厂二期,就都可以攀升到了30万吨了。

        先锋军不敢把钢铁厂都放在一处,马来亚的钢铁厂太靠近海边,尤其是马六甲海峡这样敏感的地区。来来往往的船只和势力很难控制,就算是一个小

        势力,也容易在海边发动一场恐怖袭击。

        两座钢铁厂当初选址时,都避开了海边,尽量利用内河水运向内陆又退了十几公里。马来亚有铁无煤,缺少足够的煤炭资源,若是太靠内陆,容易造成成本的提高,况且马来亚本身就没多少纵深,才建了两个钢铁厂来分担部分风险。

        其实说起来是三个钢铁厂。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新笔趣阁阅读网址:wap.xinbiqug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