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467章 还有一条路 (2 / 4)
文化也有壁垒,电影的效果也不止是广告。
“明星效应能带起一股流行风潮。到时候赫本可以骑着我们的踏板车,挂着我们的立拍得相机,家里用着我们的新电器,抱着我们产的新玩具,会不会让我们的产品销路更好一些?”叶关打了个响指得意道。
“踏板车广告的效果应该不错,我记得意大利人的那个踏板车就是因为赫本更加出名的吧?虽然现在意大利人的踏板车也出来了,但他们绝对争不过我们。”李衡攥紧了拳头。
意大利的黄蜂踏板车在46年就出来了,先锋军的踏板车也是同一时间,略早了一点点,但在欧洲推广中并不占优势。意大利人的踏板车还是出现了,并和先锋军的踏板车专利打起了官司。
踏板车的雏形在二战前就有了,战时意大利和英国人都有类似的军用摩托车,但专利却有空缺。二战末期,先锋军抢先一步在美国注册了专利,却在欧洲遭到了各种刁难和无视。
此时的意大利产品虽然也差了一点,却在西
方人眼中,却比东方的东联国更值得信赖。
偏偏这脚踏车是先锋军在交通类的主打产品。
先锋军对自行车需求很大,基本都用于本国使用,就算出口也竞争不过欧美那发达的自行车产业。
汽车更是如此,就算出口量大了,先锋军都不一定满足原材料的供应。仅仅钢铁一项就限制住了汽车产能的爆发。
摩托车同样是西方的强势,先锋军的普通产品根本挤不进去,唯有推陈出新,三人一致决定推出了踏板车。
在46年1月份推出的踏板车,在46年当年就销售了3千多辆,其中包括欧洲的1200多辆和美国的8百多辆。
销量受限主要还是因为受到了战争的影响,无论是材料还是加工制造还有运输通道,都被战争拖累了,使得意大利的黄蜂牌在欧洲占据了优势。
在47年停战后,更多的资源倾向了踏板车的制造,截止12月份上旬,国内国外一共销售出了1.1万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新笔趣阁阅读网址:wap.xinbiqug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