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回:居奇货往来凶险道,结近亲三倒… (4 / 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四十七回:居奇货往来凶险道,结近亲三倒… (4 / 4)
        家栋通过这一次贩运粮食,积攒了些本钱。小时候经常听爷爷说,粮食就是农家人的奇货,只要有了粮食,那就什么都不怕。既然是奇货,先生也讲过,奇货可居。不如先把这李显家的几石粮食先号下,然后再到道家去给三少爷算账。

        家栋来到了李显家,就把道家如何卖粮食的事说了。李显听了就说:“我这里现在也存了不少粮食,过路的商人打问过好多次,就是人不熟,不敢搭茬,怕招惹土匪,你们要是敢粜粮食,我这里可以卖掉十几石麦子。只要价钱合适,就可以商量卖给你们。”家栋就说:“你要真的想卖掉,先说个价钱,我就去给我姑父说,看他愿意不,我可没有那个本钱。”

        李显就说:“官价是九分,后来是十六分,听说现在市场上的价格都涨到几百了。我也不说市场价,那是水里面的月亮,我也捞不上。这样吧,一斤十元,你们要的话,就叫人簸干净,咱们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家栋觉得这个家长真能算计,还是个老牛的尻槽子,深得不得了,比道家要价高得多。

        家栋又搬扯了一阵价钱,对李显说:“你这价钱比道家高得太多,估计弄不成。当下这粜粮换布,是拿命做本钱的行当,利头小了,人们不会去做的。”李显一听,也是道理,就说:“干脆一斤八元如何,你去问,成了就做,不成就算了。”

        家栋知道了李显的底线,就跑到李二家来,商量着要买李二家的粮食。李二一听,不管价格多少,粮食死活也不卖。

        却说这吴家四房头的两个小舅子,老大说话声音高,人们叫大话,老二自然就叫尕话。弟兄俩听见外甥们贩粮食的事,自家也有两三个骡子,当下也能顶上用场。知道有利可图,也愿意凑点本钱,一起来贩运。家栋听了也很愿意,人多就可以抵挡土匪。

        再说这两个隔山的舅舅,除了不会写字算账,天下事还知道的不少,至于卖苦力,那可是当地的攒劲人。于是吴家的后代们,联络了姑舅亲戚们,赶着驴骡牲口,开始粜粮食了。虽不是大的商队,也有一定的规模。没过多长时间,这粮食,布匹价格涨到算不过账的程度。

        人计工钱,本取利头,牲口也得有个说法,粮食一天好几个价。大家忙着贩运,亲戚之间也得好算账,就得有个明确的账目,其他人算账还不成,家栋就自然成了这个商队的账房。牲口还有点少,大家合计着,就在集市上又买了好几个驴。从此开始,家栋就慢慢放弃给别人做账房的行当。

        罗阴阳领着一帮子少年贩运粮食,走在路上,关注的是如何对付土匪的事,到了集市,又操心着粮食的价格。回到家里,躺在炕上,就开始琢磨,这帮娃娃家已经快到成家的年岁,几个年龄都差不多,各家的女子们,也到了谈婚论嫁的时候。

        当下这乱世,把女儿嫁到远路,还有点放心不下,儿子们找远路的媳妇,也不知根底。还不如图个省事,亲戚之间互相结亲,各家还有个关照。想着想着,就拨着指头开始掐算,每个男女的属相合不合。掐算了好一阵子,觉得几个属相还合窍。就来到吴家,找掌柜的,把自己的想法和所掐算的结果都说了。

        吴家掌柜一听,就给这妹夫说:“你是当阴阳的,能掐会算,我不懂也不讲这些。吴家的女子,只要人攒劲,没有臊,辈分合适,嫁谁家都能成。儿子们除了论辈分,绝对不娶近亲,同姓的,有臊的,门风不正的都不娶。至于你们的儿子,那是你们的事,我就管不着了。”

        罗家的一听,知道这吴家的女儿可以嫁近亲,就说:“那我就托个媒人,给撮合一哈。”吴家掌柜说,你看着做去吧。

        说起男娶女嫁,不过是个简单事,但在这地方,做起来可不容易。好似在集市上做一笔买卖,按质论价,还得一番讨价还价的过程。谁家的女子长得心疼(好看),料理家务能干,那彩礼就要多些。媒人就是牙商,各家的行情,都掌控在媒人手里。找个放心的媒人,那可是非常关键的,否则,到时候会上当的。

        罗家的觉得这徐匡子做媒人,那可是最合适不过,都是亲戚家,中间不会有差错。罗家的就来找徐匡子,把自己的主意和吴家掌柜的意思,都说给徐匡子听了,叫给做个媒。

        徐匡子一听,这可是个大媒人,一肩要挑几家的事,整天可到各家去胡吃海喝,还落个人情,很痛快地应承了。徐匡子立即着手,东奔西跑的劳累,开始三倒油葫芦了。要知后事,下回再述。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新笔趣阁;https://wap2.xinbiqug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新笔趣阁阅读网址:wap.xinbiqug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