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72章有瓜可吃 (5 / 10)
象形字,常用“象形”、“象某形”、“象某某之形”等说明。
二、指事
指事字,常用“指事”、“象某某之形”、“从某,从某”说明。
“刃”不是象形字,刀上的一点只是标志刀口利的符号,它并不与刀构成一幅随体画物的圆象;“寸”不是会意字,一是标志寸口所在部位的符号,不能阅立存在,不是构成会意字的部件。
三、会意
会意字,常常用“从某,从某”、“从某某“、“从某,从某省”、“从某,从某,某亦声”、“从某某,某亦声”、“从”带主谓句等来说明。
四、形声
形声字常用“从某,某声”、“从某省,某声”,“从,某省声”等等来说明。“从某,某声”是说半取形,半取声。“从某省”,是说取某字为形旁,但不取它的全形,只取形体的一部分。“某省声”是说取某字为声旁,但不取它的全形,只取形体的一部分。
转注是特殊的形声字,它的构形与一般形声字相同。假借没有产生新的形体,所以没有专用的析形述语。
在《说文解字》里,著者对汉字的读音问题作了两种处理,第一是用形声系统,即形声字解形之某声、省声、亦声,来说明造字的读音;第二,是用“读若”拟出汉代人的读音。
一、形声法
形声法是《说文解字》注明字音的最重要的方式。著者所处的时代没有反切,有人因此认为《说文解字》是没有读音的字书,除了少数“读若”注音之外,收字读音不可知。
著者利用汉字的谐声系统来给《说文解字》中的字注音。谐声偏旁代表上古造字之时的语音。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新笔趣阁阅读网址:wap.xinbiqug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