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一章 逼婚惹的祸 (2 / 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四百二十一章 逼婚惹的祸 (2 / 4)
        “中国式逼婚”,在百度百科中被定义为“父母用威胁和暴力手段强迫自己的儿女成婚”。“每逢佳节被逼婚”“逼婚猛于虎”,一旦孩子过了法定结婚年龄还没什么动静,中国父母们通常会自动切换到逼婚模式。

        有的催逼相亲、有的含沙射影、有的打孝顺牌,还有的施展苦肉计……这已成帘代中国城市里,父母子女关系中最为普遍的现象之一。

        中国式逼婚,是代际观念差异、情感焦虑和现实社会压力相互交织、碰撞而产生的社会现象,也是处在社会转型期的中国,观念、制度和结构等正在发生前所未有的改变,是两代人对价值观、感情观、家庭观及安全感的理解反差越来越大后的结果。

        它已成为横亘在当代亲子关系中不可忽视的一大症结。

        现在,离过年还有好几个月啊!

        不同年龄段的人,对于春节的感受是不一样的。

        孩子最开心,因为有爆竹、有好吃的、有新衣服和红包,轻松没压力;感觉痛苦的大多是年轻人,有各种焦虑和压力;老人如果没孩子团聚,也会觉得痛苦,如果孩子们回来团聚一堂,就会好很多。

        最让年轻人有压力的一件事,就是逼婚,春节前,逼婚这个话题是被讨论最多的。可是为什么春节会变成对年轻饶逼婚大会?

        这有简单的现实原因。春节了,年轻人回到父母身边,有了被父母家人唠叨的时间和空间。春节有各种团聚,也给了三姑六婆们议论的机会。

        我们的文化还是生育文化,特别重视生育;我们常的孝道也:“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历史学家张宏杰在他的《中国国民性的演变历程》中写道:

        血缘纽带、祖先崇拜和专制精神是人类早期社会共同的特征,从欧洲到亚洲都是如此。

        不过,欧洲在氏族制度解体时,就已经打破了祖先崇拜观念,转求于与人类建立了契约的上帝这个新的精神支柱。而中国却一直没有突破血缘社会的瓶颈。

        因此,传统中国社会与如今南部非洲或者大洋洲的一些落后部落有许多相似之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新笔趣阁阅读网址:wap.xinbiqug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