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选择还是要认真做的
生活处处有选择。正如上回讲到的,我选择在校期间,大老远地跑去实习。也正如,我今天想讲到的选导师的事。
导师是读研区别于读本科的又一明显特征。一进到学校,成为哪个硕士生导师的学生,就成了每个新生的必然归宿。似乎,没有未配备导师的研究生。
我在来南昌前,就曾如大海捞针般,在网上搜索过考研调剂到哪所学校,想碰运气看能联系上哪位老师。
幸运地,我找到了后来成为我导师的D老师。在搜集信息的那段时间,我尝试给D老师发邮件,并在不久后收到了回复。之后,我决定来到南昌,并选择争取成为了这里的学生。
入学后,我和其他人一样,有重新选择导师的机会,D老师也说过,不一定要选其作为导师。但我经过考虑过后,最终还是在选择导师的表格中,填上了D老师的名字。
为什么我当时会这样做的呢?我想,一方面是凭借感觉,既因之前在网上的萍水相逢,也因见面之后对D老师的好感。当然,也有理性层面的考虑,比如导师的学术背景、研究领域、特长等自己是否感兴趣。
一晃三年硕士生涯就过去了,然而D老师对我的影响却不限于那三年。我的老婆,是当初在D老师的工作室初识的,是在D老师的培训活动上熟悉的,是在D老师作为证婚人的身份下与我走入婚姻殿堂的。
可以说,我如今在南昌定居、娶妻生子,D老师是产生了重要影响的人。
生活本身有个特点,即连续性。因此,我们自己当初有意无意选择的事物或行动,就会对今后的自己产生方向性的影响。
当初我踏上南昌的土地时,可没想到生活会如今天这样。如果我们以当下的视角看,过去选择的好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自己如何看待。而我倾向于看到它积极的一面。
并且,我更看重的是从当下看未来。今后,还将面临更多选择,该怎么做?我觉得,要在选择前既感性又理性,充分考虑,唤起内在的潜意识和“容易偷懒”的理智。
同时,还要在选择之后,保持一种向阳的积极心态,“总是要把手里的牌打好”,更好的改变,就是从嘴里念出这句话开始的。
新笔趣阁阅读网址:wap.xinbiqug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