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技能适合我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什么样的技能适合我
        上回讲到选导师的事,是想聊聊“选择”的话题。这回还是讲“选择”,但更侧重于现实层面的考虑。

        在来到南昌之前,我曾坐在吉林家里的电脑前,海量地搜索考研调剂信息。就是要给自己找一个除了一志愿以外,其他可能会接收自己读研的学校。

        当时我看到了江西师大,在考虑过老师之外,我侧重关注了专业。当时关注的这个专业叫“传播社会学”,也是我后来读研时学的专业。它隶属于传播学院(现在改叫“新闻与传播学院”),是个当年新开辟、首次招生的硕士专业。

        后来我能录取,是与我当时能找到、敢报名这个新开专业有关的。因为当时我就觉得,新诞生的专业领域可能竞程度更小、录取机会更大。

        不过,我读研后、毕业前,这个专业就被取消掉了,今后不再招生。

        然而这对我也影响不大,因为从兴趣层面、实践层面,我确实喜欢这个专业,如今的工作也多少受益于此。

        “选专业”,其实是我目前的生命中一个有些剧情的词汇,或者说“走过弯路”的象征,最早可联系到我上高中时。那时的我在学校安排下,面临文理科分班的问题,而我随大流地选择了人数多得多的理科班。不过,后来的高考证明,我可能没选对。

        当我进入大学,根据分数被计算机专业录取了。但很快,又在亲戚的建议下,调换到了一个工科专业。于是,我就成了个“工科生”,懵懵懂懂地度过了大学四年的算数、画图、做毕业设计的生活。

        在我本科毕业前夕,我受到外界关于“听从内心声音”的影响,并在偶然的情况下,形成了令自己感到震惊的北漂的想法。

        在我自己独特的北漂经历中,先是蹭亲戚的床铺,后来自己租个十平米左右的违章搭建房,用于追求自己当时感兴趣的目标。

        实际上,这也相当于重新选择了专业,因为后来,我由“工科生”变成了“文科生”,进而成为了新闻记者,再后来变成了现在的样子。

        从当下来看,自本科毕业后的“转向”至今,我走上了与文字密切交往之路。当年的“选专业”的命题,也渐渐固化结晶了个人的爱好和特长。

        比如,对我来说,就是因为学文科,对社会科学更感兴趣,就去读大部头的书,也逐渐对各类作品感兴趣,也进而习惯于用文字表达。

        而且,我如今能在工作单位立足,能够对上升的通道有所期盼,除了有运气成分,也与自己愿意写、肯下功夫去写好有关系,这也受益于当年的“转向”。

        就专业而言,它确实大概率会成为一个人的技能,成为他在社会上活出价值感的底子。因而,我们在必要的时候要从心所欲,懂得自己真正喜欢什么,想要什么,倾向于什么。

        当然了,对于一个人来说,“技多不压身”,他不仅可以只凭一把利剑闯天下,还可以学习掌握更多招数特长。而其中比较重要的方面,就是要想好“什么样的技能适合我”。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新笔趣阁;https://wap2.xinbiqug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新笔趣阁阅读网址:wap.xinbiqug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