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挣钱也是在“挣自由”
上回说到了技能的问题,其实它很关键的一面,体现在挣钱的能力大小。
挣钱是个全民性话题,大多数人每天都在为它思谋、考量、焦虑。如今的我,也是其中一个,每天拼尽全力去工作挣钱。
然而,我似乎是一个“晚熟”的人,这体现在,对挣钱的渴望来得比较晚。
自我青春期以后,家庭条件开始改善。家里人重视教育,一路支持我读到硕士。凡事都有两面性。好的生活条件,减轻了我在物质上的用心,但另一方面,衣食无忧加上自身对钱的敏感度低,导致我在挣钱能力上“发育缓慢”。
记得大概研二时,有一次特别焦虑,在于:还在校园里上学,却又想挣钱,感觉是在虚度光阴,没办法把当时的自己导入到“两边兼顾”的状态(既不耽误读研毕业,也不耽误挣钱)。因此,当时甚至跟家人提到过要退学。
不过,这个愚蠢的想法后来很快没了。毕竟后来才意识到,那硕士的学历还是有些价值的——对,跟“工资定格”有关。
但那时,自己还是没有找到挣钱的道道。之后还是安稳地求学、生活,后来恋爱、毕业、结婚、生子。
即使是刚硕士毕业之际,在从事第一份工作时,我也对挣钱的敏感度很低、重视的很少。
直到我在社会上“游走”的时间长了点儿,每月还房贷的次数多了点儿,为老婆孩子的生活考虑得更长远了点儿,等等,各种影响因素的集合,让我逐渐迫切地想要换一份有更高收入的工作。
这是我一个外乡人在南昌想要立足,真正感到“肉疼了”、心急了。虽然我的父母多少能在钱上支持一点儿,但我已经不忍心了,已经跟家人声明了独立支出的日期——虽然相比于很多同龄人还是晚了很多。
如今,我这份工作的收入比网上说的南昌的“平均收入”高一些,但家庭收支每个月下来还是“紧平衡”。
挣钱这个事,如果坐下来好好想想,其实也可以不那么简单粗暴。
比如,我们这代人似乎经历了关于“钱”的一大变化。也就在几年前,我们日常用纸币的频率是很高的,但现在,我们的收入支出基本在银行卡、支付宝、微信中流动。生活中很少用到纸币了。可能大面额的100元还常见,但小面额的,使用的地方少了,用起来反倒觉得“稀奇”。
进而,若忽略“钱”的形式,想想“钱”的内在意义,似乎是它的“挣自由”的价值。
正如上面我的经历,随着走出相对单纯的校园、走入欲望横流的社会,随着年龄越来越大、责任越来越重,我有了更多的需求,有了更多的主张,并且变得越来越实现自己的主张。
人民挣钱,更多的是在满足欲望、追求成就感,或是去拥有“想要的自由”,它关涉生存、责任、幸福、期待等等趋利避害的人性。
对很多人来说,目前除了“钱”,或者正如当下的“虚拟货币”,其他的存在物似乎难以发挥取代作用。
所以,大多数人需要正视“钱”的重要,正如追求阳光、雨露或精神的慰藉。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新笔趣阁;https://wap2.xinbiqug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新笔趣阁阅读网址:wap.xinbiqug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